艺术|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 二 )



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龚和德——
越是传统越是时尚
现在一些年轻人 , 对戏曲有心理距离 。 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 , 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 近百年来 , 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 , 影响过几代人 , 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 , 但仍未彻底消失 。 现实的原因有很多 , 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 , 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 , 远的不说 , 近的如京剧 , 曾被称为“时尚黄腔” 。 到了当代 , 戏曲界仍然在努力 。 其实 , 越是传统的 , 越是时尚的 。 令大家折服的一个好例子 , 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 , 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 , 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去观赏 , 竟成一种时尚 。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 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 , 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 , 依然是戏曲的目标 。 当务之急 , 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 , 创造多种机会 , 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 , 让他们感受和领略 , 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 , 其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 。 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 , 而不是敷衍了事 , 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对戏曲的疏离现状 , 培养出更多“粉丝” , 甚至将来在他们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 , 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
同时 , 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 , 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厌新” 。 趣味不能划一 , 总的来说 , 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 。 我亲见过两个场面 。 一个是1995年冬 , 京剧《曹操与杨修》在北京海淀剧院作“走向青年”的巡演 , 那个真是轰动啊!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 , 有位大学生发言说:“京剧若能启迪人的心灵 , 使人从自身的弱点和疏忽中解放出来 , 就不是危机问题 , 而是对人类文化的高级贡献 。 ”另一个场面是2004年 , “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 , 1700多个座位 , 黑压压一片 , 大多是年轻人 。 一个是新编历史剧 , 一个是古典名剧 , 一新一旧 , 年轻人都接受 。 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 , 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 。 《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 。 《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 , 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 , 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 。 有了古典美 , 还有现代美 , 戏曲的道路才宽广 。
一要美 , 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 , 在陶冶情性的艺术欣赏中 , 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 , 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 。 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 , 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 , 赢得年轻人 , 也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

青年戏曲演员王珮瑜——
舞台演出是最好的传播
欣赏传统戏曲是有一定门槛的 , 很多年轻人不感兴趣 , 只是因为他们对戏曲还不够了解、看不懂 。 这也是我十余年来一直坚持戏曲传播工作的原因 。 我希望将自己变成人们通往戏曲世界的阶梯 。 戏曲艺术就在那里 , 受众就在那里 , 只是需要更好的方式让二者相遇 。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追剧、听歌?因为这些作品讲述的故事与生活紧密相关 , 触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 。 戏曲传播也一样 , 关键是要找到与大众的更多连接点 。 比如讲京剧的唱念做打 , 可以引导观众去感受仪式感的美妙 。 从经典老戏的人物关系 , 可以看到超越时空的人文理念 。 讲到戏曲的语言演变 , 可以联想到方言 , 让人们记住乡愁 。
十余年来 , 每一次讲座、每一次公开的节目表演都能看到年轻人最直接的反馈 , 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 比如 , 我之前做2个小时的演讲 , 到40分钟时 , 发现有些观众坐不住了 。 于是我们就在一次次实践中复盘和总结规律 , 哪个点观众反响好、哪个时间段观众产生疲惫 。 戏曲传播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平台”这个阶段 , 需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去探索和改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