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狼群”前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海军潜艇部队( 三 )


这个计划遭到海军参谋部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补充速度还不足以弥补战场损失,更不用说保持潜艇部队的数量优势。因此,潜艇监察局提出了一份118艘潜艇的采购计划,其中大型远洋潜艇的数量为22艘。
不过,潜艇监察局也承认,这是一份基于战场需求而非实际生产能力的采购计划,其中大型远洋潜艇的订购数量过高必然对中小型潜艇的生产造成冲击,从生产效率上看,建造1艘大型潜艇相当于3至4艘UBIII型或UCIII型潜艇。对此,卡夫特直言不讳地批评,这份计划是一厢情愿的产物,根本不可能完成。
 时期|“狼群”前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海军潜艇部队
文章图片

会上也讨论了陆海军资源协调问题。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将军虽然承诺为潜艇生产提供最大限度支持,但陆军方面却不愿作出太多的让步。此时唯一能看到的希望是,受俄国布什维克革命党人的影响,国内政局依然动荡不安,一旦再次发生政权更迭,德军就有希望借此机会结束东线战事,那时就可以腾出一部分人力资源和工业产能用于潜艇生产。
1917年12月下旬,军方最终确定的1919年潜艇生产计划为:36艘UBIII型,34艘UCIII型,20艘UF型,12艘战时动员型和18艘远洋大型潜艇,不过这注定是一份无法完成的计划。
1917年12月5日,舍尔将军改进潜艇生产努力终于取得进展。由他主导,专门负责协调潜艇生产的潜艇生产办公室正式成立,该机构作为海军部下属部门直接对海军秘书长负责,负责人为瑞特·冯·曼恩将军。
新机构首要解决的依旧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根据此前潜艇监察局的统计,截至1917年12月,德国国内共有11家船厂全面参与潜艇建造业务,如果要保证1918年2月底以前的潜艇生产计划按期完成,至少需要18.5万名全职铆接工人在岗。
但在1917年下半年,参与潜艇建造的铆接工人只有14.5万名,缺额22%。而捻缝工的缺额更是高达32%。除了劳动力总量不足外,从1918年2月以后,德国国内生活物资供应短缺导致的工人罢工事件也频频发生。3月23日凯撒大帝造船厂爆发了大规模工人拒绝加班事件。而1918年夏季流感疫情的大范围蔓延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对此,船厂方面的应对之策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是把尽可能多的劳动力集中在一两个重点型号上,采取24小时轮班制的方法确保连续生产;二是改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工人自愿加班。例如,船厂方面承诺每周给每位工人每周增加2公斤的食品配给,并为夜班工人每次晚班增加供应1公升的免费汤。
但这些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海军方面认为,在国内人力资源供应几近枯竭的局面下,陆军近乎病态的庞大规模是导致劳动力不足的关键。统计数据显示,此时的德国陆军人及其辅助力量人数高达1100万,占德国总人口的16.5%。但德国陆军以1918年即将在西线发起大规模攻势为由,拒绝做出让步。
 时期|“狼群”前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海军潜艇部队
文章图片

1916年8月北海潜艇战及水雷封锁区示意图
1914年至1918年英国多佛海峡反潜屏障示意图
扩充潜艇部队的最后努力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新成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后,于次年正式退出战争。此举使得德国能够再次将主力调往西线。总参谋部计划于1918年3月下旬,在法国亚眠地区发动一系列攻势,为夺取战争胜利进行最后一搏。
此后,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争夺,西线德军的攻击矛头于8月停滞在马恩河畔。此后,协约国在美国援军的支持下,发起一系列反击,德军不得不撤至兴登堡防线转入全面防御。但以兴登堡、鲁登道夫为首的德军高级将领们坚持要把战争继续下去。
在海上,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已执行了18个月,距离胜利目标依然遥遥无期,6个月击败英国的豪言壮语已成过眼云烟。8月11日,舍尔将军接替冯·赫岑多夫担任海军参谋长。就在舍尔上任后的第2天,兴登堡、鲁登道夫专门与其会面,强调“对于此时的德国来说,以一个体面的胜利结束战争的希望只能仰仗于潜艇战的成功。”换句话说,潜艇成为打击协约国的唯一有效武器。
1918年8月15日,潜艇生产办公室向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正式报告,提出了确保潜艇生产的4项具体建议:
一、立即补充1.5万名熟练劳动力直接投放于潜艇生产线。
二、利用一年半的时间逐步扩大船厂生产规模,再增加5万名劳动力。
三、鱼雷艇、扫雷艇等辅助型舰艇的生产任务转移至波罗的海各船厂,德国本土及大西洋沿岸船厂全力以赴建造潜艇。
四、将奥匈帝国境内的迪利亚斯特、埠姆和蒙法尔科内船厂统一纳入潜艇生产计划,为保证奥匈帝国的船厂能符合德国船厂的生产标准,确定由布隆姆·弗斯船厂、日耳曼尼亚船厂和不莱梅威悉船厂对口支援以上三家船厂。
通过以上措施,潜艇生产办公室预计到1918年底可以将潜艇月产量提升25%,即每月交付12~13艘,1919年底可以再翻一倍。
1918年9月5日,大本营总参谋部就国内军工生产的资源分配问题召开会议。陆军要求从铁路系统和采矿企业抽调8万人,弥补亚眠战役期间的损失。此要求受到各方强烈反对,甚至有人提出了“终结陆军时代”的口号。海军代表以协约国航运力量逐步恢复为由,要求增加潜艇生产的资源配给。据海军方面的测算,从1918年8月至1919年初,随着美国参战,协约国方面的注册货运吨位将增至828万吨,足以弥补德国潜艇造成的损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