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从特区到大湾区深圳经验创建模板和范例 青岛该如何抓住历史机遇( 三 )


“这里是第一座天安数码城,往回看,这里可以说是深圳发展的缩影,往前看,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的天安数码城也将是大湾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实训队员韩锡宏说 。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港台企业已经在深圳福田区上海宾馆往西的车公庙一带投资设厂,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生产 。当时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难以组合成产业集群,构筑集聚发展的力量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长型中小企业最需要一个能够整合产业链、集聚企业发展的平台,于是1990年,深圳福田区车公庙诞生了第一座天安数码城 。30年来,天安数码城集团亲历中国的产业变革,始终践行创新企业生态圈的搭建,为构建两岸四地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不懈努力 。
扎根深圳的天安数码城,在全国13个城市开发、运营和管理19座园区,其中一半的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可以说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城市群不谋而合 。目前,10000多家成长型企业已入驻天安数码城,享受创新企业生态圈带来的价值服务 。
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预示着天安数码城作为粤港澳桥梁上的纽带,从前端的粤港澳湾区主导产业的研究,到粤港澳交流平台、市场的对接与搭建,到创新创业成果的推动落地、人才技术的交融与匹配,天安数码城是未来超级都市圈成长的强大助力 。
在“入职”天安数码城的第一天,韩锡宏和徐宗禹就亲身经历一场在大湾区布局新的产业园的谈判 。两人实训前都有一定的商务谈判、旧村改造、工程建设工作经验 。入职首日,公司高管了解相关情况后,当即决定让两位队员参加公司的广东省惠州市湖山智慧生态城项目洽谈筹备会议 。在这场筹备回会中,两人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了项目所在街道和社区可能存在诉求,征地拆迁中将会面临的问题 。两人的专业素养打动了公司负责人,当场决定让两人全程参与惠州项目推进和天安科技创新广场旧改项目 。
第二天,公司派出总经理率领这两名实训队员赴惠州谈判,对方参加洽谈的恰好也是相关街道办事处主任和社区书记 。双方围绕开发协议拟定、开发期限、社区诉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样的谈判,实训队员在青岛已经参加过很多次,但这次,他们由政府代表转换为企业代表,成了一名地道的“投资商” 。“与深圳的企业家以及大湾区城市的干部相比,我们的专业精神、精细化操作和高效的工作节奏方面仍需提升,这种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只有亲身经历才能领悟的更透彻 。”徐宗禹感叹道 。
深圳启示
设施“硬联通”,机制“软联通”
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 。
赴深圳第三批体悟实训队创新打造的“青深学堂”专门邀请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曹赛先博士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的深圳使命担当”,与队员们进行了精彩分享 。
曹赛先博士表示,青深两地自然禀赋、区位交通、产业特色、人文历史存在相通之处和发展潜质,她认为青岛和深圳都面临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机遇,在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必将担当重任 。深圳给青岛提供了很好的模板范例,值得认真学习研究,尽快形成符合实际的作战打法 。
实训队员王军、孙明等通过走访调研和座谈学习,总结了深圳在大湾区建设中可为青岛借鉴的经验 。
在协调机构方面,从深圳经验及地方推进国家战略工作经验看,中央、省、市三级议事协调机构应建立明确的议事规则,明确哪些事由上级定,哪些事属地定 。涉及到相关政策文件,处理好“法律刚性与改革灵活性”的关系,根据权限、属性及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制发主体 。
梳理规则衔接堵点清单,是推动规则衔接解决路径和政策支持的基础性工作 。深圳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可借鉴 。深圳市委大湾区办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专门与港澳特区政府、科技界、金融界、工商界、法律界青年100多位界别代表深入交流,梳理港澳各方意见诉求36项及政策建议46条,并逐级上报争取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