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携手 对校园欺凌说“不”

田野调查各界携手 对校园欺凌说“不”少年的你 , 到底经历了什么(三)“如果世界是这样的话 , 你放心把你的孩子生出来吗?”这是电影《少年的你》女主角陈念质问女警察的一句话 , 也应该是令我们深度思考的话 。作为旁观者或局外人 , 我们可能认为校园欺凌离自己很远 , 其实它就在身边 。 没有被卷入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我们是幸运的 。 但如果大的社会环境不改变 , 切实的应对措施没有出台 ,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园欺凌”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 , 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学生校园欺凌问题 。 团队用半年的时间对某省41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回收有效问卷3753份 , 并以此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 , 从学校、家庭、个人与社会4个层面 , 提出防治校园欺凌的建议 。学校层面学校及校园周边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场所 。 因此 , 团队认为学校是改善校园欺凌至关重要的一环 , 校园建设不容忽视 。 团队建议:首先 ,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 , 虽然各个学校都有权针对校园欺凌程度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 , 但处置效果与措施力度却各有不同 , “跨校区欺凌”“代劳型欺凌”时有发生 。 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形成双方共同合作机制十分必要 , 也是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 。团队建议 , 学校管理部门可建立专门的安全委员会或工作组 , 来进一步评估并实施具体的欺凌预防计划和干预举措 , 比如 , 确定欺凌发生的频率、发生的地点、参与人员以及如何干预、预防工作是否有效等 。除此之外 , 还要加强同区域内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 , 统一欺凌事件认定标准 , 实行协同管理、联合处置模式 。 比如 , 每个学校可以指定1-2名老师专门负责处理这类跨校区欺凌事件 , 成立一个跨校区的协同管理组织 , 负责对校园欺凌的界定与处置制订统一标准 , 做好跨校区欺凌事件的应对预案 , 加强相互的交流沟通 。其次 , 团队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近年来 , 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严重 , 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 因此 , 转变这一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 为此 , 团队建议: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商议制订本班的规则 , 以便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应在班级内部创设温暖友善的团体氛围 , 让学生意识到学校班级是一个相互承认、团结互助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系列角色扮演与心理剧模拟情景剧 , 使学生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同时 , 消除学生内心的暴力因子;教师要适时鼓励与批评学生 , 帮助学生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 帮助他们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 。最后 , 教师作为学生校内的第一责任人 , 在提高其教学水平与学生管理水平的同时 , 要完善教师欺凌预警培训体系 。具体来说 , 第一 , 培训的重心需注重改善教师对校园欺凌认知的不足上 。 由于部分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重大的身体伤害与事故上 , 对于课间学生之间的打闹则归于普通的嬉戏行为 , 实际上许多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正是由学生之间普通嬉戏玩闹逐步演变而来 , 进而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的萌芽显得尤为关键 , 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相关学习信息 。第二 , 在教育方法上的培训需注重严慈并济的方式 , 即教师对于学生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慈祥关注、任其自由发展的状态 。 而应包括严格要求 , 使学生在温暖友善、伴随行为指导的条件下健康成长 。第三 , 注重培训教师如何获取有效的教育反馈 , 从而追踪欺凌者问题行为的改进状况及受欺凌者的心理康复情况 。 比如 , 教师可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 , 将个别欺负案例(匿名形式)予以导入 , 并引起班级的大讨论 , 帮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情状态 。 使欺凌者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 , 而使受欺凌者的情感得到舒缓 , 从而有效避免欺凌的再次发生 。家庭层面团队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 , 现阶段中学所处理的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原因最终都能归结于学生的家庭 。 “问题学生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 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对于事件的应对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卷入校园欺凌的程度 。家庭教养方式是孩子早期问题行为干预中最为有效的方式 , 相关研究也证实至少三分之二具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在家长的指导下得到了明显改善 。 参照美国家长培训计划的相关经验 , 团队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家庭教育方式提出建议:首先 , 有条件的情况下 , 家长应该每学期至少3次参与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干预的相关讲座 。 必须承认的是 , 许多留守儿童与隔代抚养家庭在落实具体操作上存在一定困难 , 这时就需要借助学校的力量来弥补一部分家庭的欠缺 , 其中教师的作用就愈发关键 。其次 , 棍棒式的教育理念需转为倾听鼓励型的教育理念 。 家长一再采用否定的教育方式极易挫伤子女自信心 。 对此家长应使用积极类的话语表述方式 , 从而引导子女往正确的行为表现方向发展 。最后 , 团队在对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进行访谈后发现 , 家长采用更好沟通方式将更为有效地解决子女的问题行为 。 为此 , 团队建议:在日常的沟通中 , 父母自身需增加对校园欺凌事件的了解程度 , 而不是仅停留在粗暴的行为认识角度;在落实亲子沟通技能方式上 , 家长在与子女的对话中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不要一味地谈论校园欺凌危害 , 而是要尊重子女行为背后的信念;在亲子沟通过程中 , 需摒弃粗暴呆板的干预方式 , 采用设身处地的方式与子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个体层面“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沉默的旁观者是欺凌者的隐形助手 , 助长了他们的欺凌气焰 。 因此 , 团队建议同学们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 要勇于对校园欺凌说“不” 。在遇到校园欺凌事件时 , 团队建议: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 按照当时的情境来采取不同的行动措施 , 设法帮助受害者 。 如果同学们有足够的实力 , 可以当场站出来制止欺凌 , 保护受欺凌者;如果同学们觉得自己的力量不能直接与欺凌者抗衡 , 可以去找老师、保安或其他成人到现场制止 , 防止事态的恶化;如果同学们是欺凌者的朋友 , 可以劝说他(她)让其不要继续欺凌别的同学 , 并表明自己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态度 , 告诉他(她)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同学们害怕自己把欺凌消息告诉老师后会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目标 , 可以采取匿名信的形式 , 将自己所知道的欺凌信息悄悄地告诉老师 。除了一些显性的欺凌 , 在面对隐性欺凌时 , 同学们也可以通过邀请被欺负被孤立的同学跟大家一起玩 , 当被欺凌者的朋友的方式来帮助他(她) 。 如果同学们害怕直接与受欺凌同学接触也会导致自己被孤立的话 , 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短信等方式告诉受欺凌的同学 , 你很关心支持他们 。社会层面团队认为 , 对于校园欺凌的防治 , 仅仅依靠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 还需要以政府为主导 , 加以媒体引导 。 社会各界共同携手 , 对校园欺凌说不 。首先 , 目前 , 我国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匮乏 , 校园欺凌相关的法案仅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提到对未成年的保护条款 。 只有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司法体系 , 明确校园欺凌各方的法律责任 , 才能使相关人员在处理欺凌事件时有法可依 。团队建议:第一 , 要明确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责任认定 , 将校园欺凌的防治原则具体化;第二 , 要加强青少年司法的前期介入工作 , 防范欺凌行为的进一步恶化 。 并以此为契机明确社会、学校及家庭协同防治的帮扶体系;第三 , 要加大青少年司法体系资金投入 , 为社会司法的前期介入提供资金保障 , 引入专业性的干预人员如律师、法律专家、心理学家等 , 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其次 , 应从身体欺凌与心理欺凌两个维度 , 对欺凌行为进行综合性认定 , 并制定相关处罚标准 。 比如 , 对于身体欺凌行为的故意实施者 , 相关部门可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 , 给予警告、留校查看等处罚 。 另外 , 还应区分欺凌双方是否存在力量不均衡的情况 , 对欺凌行为的发起人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跟踪与干预 , 避免此类行为再次发生 。 而在心理欺凌方面 , 应着重关注同学间的言语欺凌与关系欺凌 , 建议从严重、比较严重及警示3个方面阶段性地划分干预 。最后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网络媒体应该发挥正向的积极引导作用 , 对自己发布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 保证其真实性与合理性 。 一方面 , 对校园欺凌事件不适当的渲染易误导大众对相关信息过度敏感或产生极度恐慌 , 不利于政府及学校方面防治工作的进行 。 媒体责任人应注重学生隐私的保护 , 避免二次伤害 。 另一方面 , 需注重影视媒体正面引导作用 , 社会相关部门可借助影视媒体的吸引力 , 在娱乐大众的同时 , 赋予符合当今时代主旋律的进步精神 , 坚决杜绝恶俗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 。 家庭方面也要做好子女对不良媒体接触的干预工作 。综上所述 , 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 要改善校园欺凌的现状 , 需依赖多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 。 “你保护世界 , 我保护你”看似是一句温暖又充满安全感的话语 , 但是世间有很多个“陈念” , 又有多少个“小北”呢?不是每一个受欺凌的人都那么幸运 , 能够被人发现被人保护 。 团队希望各界共同携手 , 每个人都能成为“小北” , 勇敢对校园欺凌说不 , 保护正处于校园欺凌煎熬中的“陈念”!(刘晓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 黄顺菊为重庆市朝阳中学教师 , 吴梦雪为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编者:我们希望这里是真正的圆桌会议 , 尽量接近理性 , 尽量远离口水 , 尽量富于建设性 , 谈论那些从胎教开始就争论不休的教育问题 。 为此 ,我们拉出一张“教育圆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