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20年高考:多重不确定叠加后的确定( 三 )


直到17日凌晨 , 学校才明确 , 高三学生第二天可以回校收拾东西 。
就这样 , 6月17日成了他们以在校生身份在学校待的最后一天 。
一切在被延迟了一个月之后 , 又被莫名地按下了快进键 。
田茗羽记得 , 收拾东西时也兵荒马乱的 。 大家互相签名 , 努力想为高中的同窗情谊留下点纪念 。 同学们还试图照张合影 , 但大家到校的时间不一样 , 人没凑齐 。 “要是学校能补办一个毕业典礼就好了 。 ”
其实 , 拉长的学期 , 也让田茗羽有了遗憾 。 6月21日 ,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完整的日环食 , 这被认为是“错过一次 , 再等十年”的天象 。 田茗羽是天文爱好者 , 她早就计划好了去西藏阿里看 。
高考延期加上疫情 , 她被困在了家里 。 那天 , 田茗羽在自家小区门口 , 看了回日偏食 。
对孩子来说 , 六月中旬的这波疫情 , 意味着高中生活的提前结束 。 但家长考虑的 , 还有更多 。
从6月17日儿子居家学习开始 , 李晴就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 二十多天 , 家庭所有购物都是网上进行 。 没去超市 , 没去任何一个菜场 , 没去餐厅吃饭 。 “人 , 能少接触就少接触 。 ”
就差临门一脚了 , 要是这时不小心与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有重合 , 麻烦可就大了 。 李晴说 , 疫情形势“忽悠忽悠”变化;她的心 , 也跟着起起伏伏 。
其实 , 整个高三下学期 , 李晴都能感到 , 儿子的心态也在起起伏伏 。 “好多次都有‘要崩了’的那种感觉 。 ”
儿子成绩好 , 但他是个敏感型小孩 , 心思重 , 容易紧张 。 第一次模拟考 , 儿子紧张得手心脚心都是汗 。
“你说这还怎么考?”李晴着急 , 上网找了一圈心理学专家的视频 , 筛选了几个适合儿子的 , 让儿子自己看 , 教他学会接纳自己的紧张 。 “这个时候 , 孩子有问题 , 你能给出解决方案 , 他会有安全感 。 ”
李晴感慨 , 毕竟 , 2020年走到现在 , 意外也是一件接着一件 。
今年元旦 , 孩子有点蔫 , 发烧不退 , 去医院看了 , 说是甲流 。 两三天后烧退了 , 又开始咳嗽 。 孩子胸口疼 , 疼到直不起腰 。 再到医院一看 , 是气胸 。 他住院了 , 连期末考试都没参加成 。
之后 , “自主招生”改成“强基计划” , 疫情来了 , 加长版寒假来了……经历了这些 , 李晴觉得自己彻底“佛系” , 已经别无所求:儿子能顺顺当当把试考完了 , 不出岔子 , 就是胜利 。
7月10日下午 , 她注视着儿子的背影进入考场 , 在半空中晃悠了许久的那颗心 , 才终于落下 。 “考不考好不打紧 , 只要考完 , 就满意了 。 ”
田茗羽也属于7月10日下午最后考完的那一波考生 。 今年近五万名北京考生 , 迎来的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首考 , 战线拉长到了4天 。
考完后 , 她还在考点溜达了一会儿 。 对田茗羽来说 , 高考让人紧张、有压力 , 但似乎没有那么“致命” 。 “高考不是一个‘一锤定音’的东西 。 18岁就一锤定音了 , 81岁了怎么办呢?”
李晴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 人的成长 , 就是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去经历 。 “孩子刚好在这个时间点 , 经历了这些事 , 可能是好事 。 ”毕竟 , 高考年年有 , 但是谁参加过这么多不确定性叠加的高考?“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 以后他们还会遇到更多棘手的问题呢 , 再碰到那些问题 , 也都不算难了吧 。 ”李晴说 , “毕竟 , 这么难的高考 , 他们都过来了呀 。 ”
7月9日下午 , 远处的天仍沉沉地压着阴云 , 但天光已从云层中漏出 。
徐小巧在考点外等儿子 。 人群里 , 不仅有家长 , 还有媒体记者 。 大家在学校大门外排成了两列 , 像是在夹道欢送 。
她举着手机 , 观察每个孩子出门时的表情 。 有个男孩走着走着跑起来了 , 脚步挺轻快 。 徐小巧还喊了一声:“奔跑吧 , 少年!”
高考结束就阳光明媚了 , 徐小巧相信 , 这意味着这届考生能顺风顺水 , 走上阳光大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