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二十年了,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文 | 刘晓春本文首发于经济观察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1朋友问:“外资银行来到中国 , 这二十年来 , 为什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确实是这样 , 当初中国加入WTO , 国内一片“狼来了”的声音 , 认为外资银行进来 , 必将颠覆中国的银行业 。 二十年下来 , 外资银行几乎是无声无息 , 不要说是“狼” , 连鲶鱼都不是 。 本来我们期待外资银行的进入 , 能在产品创新、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科技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 , 为中资银行起到示范作用 , 但这样的示范作用好像也似有若无 。谈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表现 , 也可以先看看中资银行在境外的表现 。 我这里只是就自己的观感谈 , 不能代表中资银行在境外的全部 。 因为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 讲外资银行在中国 , 虽然有许多外资银行 , 各有自己的特点 , 但都在中国这个地域内;中资银行在境外 , 则分布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 很难讲全面 。中资银行当初出去 ,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还非常小 , 银行的国际业务量自然也很小 。 出去时 , 心里是忐忑的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 , 客户在哪里?银行与其他行业不同 。 比如商品 , 高端市场不信任 , 可以以价格优势 , 往低端市场发展 。 银行如果不被信任 , 普通老百姓不会来存款 。 贷款也是如此 , 没有客户愿意与一家不被信任的银行成为主要合作伙伴 。 跨国经营的银行 , 如果不是发达国家的著名银行 , 一般都不会被信任 。 所以 , 大多数跨国的银行只能在当地的银行间市场和银团贷款市场做业务 。 真要做当地客户业务 , 大多数要靠收购当地银行来实现 。其次就是人才 。 非英语国家和地区 , 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 有些国家由于宗教文化 , 往往很难雇到合适的当地人才 , 只能全部用外派人员 , 这样不仅成本高 , 进入当地市场更其困难 。第三 , 当地文化、法律、市场运作、管理理念与中国大不相同 , 许多情况无法被国内总行所理解 , 许多规章制度不适应当地市场需要 。 不少在国内分行做得风生水起的领导 , 信心满满地来到境外分行 , 发现如被捆绑着根本动弹不得 。 最后 , 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对外资银行有形形色色成文不成文的约束 , 稍有不慎就会被监管处罚 。2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 , 一般也会遭遇中资银行到境外的这些困难 , 但又有一些特殊性 。 必须说 , 任何国家对外资银行都会有一些或明或暗的限制与约束 , 外资银行在中国应该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 但据我有限的观察 , 中国目前对外资银行的限制与约束 , 在世界上应该是非常少的了 。第一 , 规模的局限性市场占有率 , 就是一个规模问题 。 外资银行当初进入中国就是想大展身手的 , 但时机不巧 。 因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一连串金融风险事件 , 外资银行亏损严重 , 为了满足资本充足要求 , 不得不收缩海外业务 。 在海外 , 尽可能多拓展轻资产业务 , 比如做债券的牵头承销商 , 但不持有债券等 。 进入中国 , 设立法人机构 , 投入的资本金很有限;分行 , 受总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 , 资产扩张能力也不足 。正是在这个阶段 , 中资银行则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 。 到如今 , 中国前20大银行已经连续多年在全球银行中进入前100家 , 四大行更是多年稳居全球前五大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根本搅不起风浪 。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 , 分行业务与大多数国家对待外资银行一样 , 业务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但作为独立法人的外资银行子行 , 是可以办理全面业务的 , 其牌照的价值 , 相当于我们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 但它们都没有赶上中国银行业这一波高速发展的潮流 。 外资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 , 到2019年底只有5200多亿人民币 , 相当于最小的全国股份制银行的一半 。第二 , 外资银行的市场策略及对中国市场风险的理解不适应中国市场应该讲 , 由于银行的特殊性 , 大多数银行到境外开展业务 , 不会全方位深入当地市场 。 大多数银行是为本国企业提供延伸服务 , 即为本国企业在所在国的企业提供服务 , 并没有想要占领多少本地市场 。 还有一些是在国际金融中心参与金融市场业务 , 包括银团贷款业务 。 欧资银行还做一些投行业务 。有部分外资银行到中国 , 是希望深入中国本地市场 , 当初或许有主导中国银行业的野心 。 这些银行进入中国的时候 , 中国的银行业在它们眼里还很弱 , 管理落后、业务能力落后、业务创新落后、技术和系统落后、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弱、人才缺乏等 。 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 国际上都认为中国的银行已经技术性破产 。中国的银行是不是技术性破产 , 此处不论 , 当时非常困难是确实的 。 但中国银行业为什么如此困难?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很好的研究 。 中国银行业那时的困难 , 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 , 并不只是银行自身的原因 。 这本身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而外资银行 , 包括许多国外专家 , 都是以一般市场经济的理念来看待中国市场的 。 最近二十多年来 , 我看国内外许多舆论都说 , 中国的银行业风险很大 , 原因是中国的银行业将大量贷款投放给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 。他们认为应该更多的把贷款发放给产权明晰、效率高的民营企业 。 分析得对吗?很对 。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但 , 他们错就错在这个“正确”上了 。我有时与一些朋友开玩笑说 , 你们认为我们有风险的资产 , 这二十多年来 , 恰恰是我们银行的优良资产;你们认为应该投放的领域 , 恰恰是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 。有风险的领域 , 外资银行当然就不能投放了 。 这些往往都是它们总行规定的 , 有些还不免有意识形态在作怪 。 它们认为安全的领域 , 在风险的识别和把控上 , 往往不如中资银行 。在香港工作时 , 有一次与一位外资银行的老板聊 。 他说 , 他们在内地贷款都贷怕了 , 不敢扩大信贷规模了 。 算来算去 , 与其增加子行的资本金 , 还不如入股内地银行 , 分红率高 , 还没有资产风险 , 旱涝保收 。最近了解了一下几家努力在中国拓展全面业务的外资银行 , 目前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贷款 , 也只占了贷款总量的30%左右 。 可见 , 基于这样的一种风险策略和客户策略 , 是很难打开本地市场的 。外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的能力是要远远高于中资银行的 , 比如外汇买卖、债券交易、衍生品交易等 。中国金融市场体量虽然大 , 但业务品种还很少 , 制度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 客户(包括银行自身)对金融市场业务的认识还不充分 , 可以说市场并不发达 。外资银行虽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表现不错 , 但发挥作用的空间并不大 。 当然 , 它们自身的体量也限制了它们在金融市场上的能量 。第三 , 决策机制不适应中国市场大多数外资银行实行条线垂直管理 , 即使在中国设立独立法人的子行 , 亦是如此 。中资银行境外机构曾经也遇到审批效率问题 , 但总体上还是授权制 , 境外机构全面独立经营 。原来感觉上外资银行的效率比中资银行高 , 但现在反过来了 。 原因大致如下:1、外资银行条线管理 , 总行一般有专门的行业或地区审批人员 , 同时对境外机构所在国的客户策略明确(当初主要是本国企业在境外的独资或合资企业) , 审批事项由时限要求 。 所以 , 分支机构营销不会盲目 , 基本上都符合总行的要求 , 这样审批就比较快 。中资银行对境外机构的业务和客户策略没有明确要求 , 全靠境外机构自己把握;同时总行也没有特定的审批人 , 不可能持续了解境外机构所在国的市场和风险特点 , 总、分行的沟通比较困难 。所以 , 相对来说 , 那时是外资银行效率高 。2、现在 , 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有150多家 , 许多外资企业规模巨大 , 并且外资企业的市场以中国为主 , 并不单纯依靠外资银行的服务 , 因此 , 外资银行更有拓展本地市场的欲望 。虽然总行对客户策略和风险偏好明确 , 但脱离中国市场实际 , 即许多在华外资银行认为优质的业务 , 却不符合总行的准入条件 。 外资银行在中国要开展业务 , 许多业务的具体情况就需要与总行部门反复沟通 。3、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实施 , 银行的管理越来越规范 , 也越来越复杂 , 一笔业务已经不再是一个业务条线的单独垂直审批 , 每一层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制衡与审核或审批 , 而不同的审核条线还要进行上下沟通 。这方面 , 外资银行可以说做得尤其规范和严格 , 也可以说是更加官僚化 。 比如法务 , 几乎所有的业务都会牵涉到法务 。 如果外资银行中国有一笔贷款业务 , 同级的法务就要审核 , 给出意见 。 到了总行 , 总行法务也要审核 , 有疑问 , 中国的法务就要与总行的法务进行沟通 。中国的法律、政策、监管与国外有非常大的差异 , 我们在具体执行上也与国外有很大差异 , 这方面的沟通有时往往有如鸡同鸭讲 。不要说中国 , 即使在香港 , 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 我在香港时就遇到一个办公室租赁的情况 , 在香港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租赁合约 , 但外资行总部的法务就是不能通过 , 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明白 。第四 , 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反转十五年前 , 无论是科技能力还是业务创新能力 , 外资银行全面领先中资银行 。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 开始一波科技高潮 , 银行从应用计算机 , 到应用互联网 。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请外资银行的专家来做培训 。 记得大概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 , 他们在介绍银行网上主页的时候 , 中资银行的主页往往都是反面教材 , 版面丑陋、呆板 , 内容枯燥、乏味 , 长时间不更新 。 业务及管理方面 , 审贷分离、信贷工厂、五级分类等 , 中资银行都是那时引进的 。但是 , 2005年以后 , 中资银行在学习外资银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 借助整个国家经济和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势头 , 在科技投入和应用、业务创新方面狂飙突进 , 迅速超越外资银行 。在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应用方面 , 主要中资银行现在比大多数外资银行要先进 。 中国的大型银行核心系统已经更新了几代 , 但许多外资银行的核心系统还是在老系统上修修补补 。这与他们的决策机制有关 。 外资银行要更新系统或开发一个产品 , 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 要精确计算投资回报和风险 。 这样研究来研究去 , 时间拖得很长 , 时机失去了 , 成本也增加了 。中资银行往往只要客户有需求、市场有需求 , 做个简单测算就投入开发了 。 在中国的外资银行 , 因为规模小 , 资源紧张 , 许多决策还要总行同意 , 在科技投入上就更加犹豫不决、捉襟见肘 。外资银行的决策程序 , 也制约了它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 。在业务方面 , 外资银行总行的创新业务 , 往往并不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 而中资银行的许多创新业务模式 , 又不能被其总行所接受 。在中国市场上 , 有国有大行、全国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都有一些有市场影响力的创新 , 还有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 , 但几乎看不到外资银行有影响力的创新 。第五 , 中国市场和客户对外资银行的认可度有限中国市场和客户 , 最初对外资银行是怀着崇拜的心情的 , 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国际大行 。 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 影响了中国市场和客户对外资银行的认可度 。一是 , 外资银行并不都是著名的大行 。 进驻中国的150多家外资银行中 , 有许多对中国人来说并不著名 , 还有许多是非发达经济体国家的银行 。 我前面说了 , 银行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 , 客户的信任是关键 。信任的背后 , 一方面是银行自身的实力 , 更重要的是银行背后的国家实力 。 中资银行在国外深入当地市场困难 , 也与此有关 。 虽然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 , 中国大型银行都是世界最大的银行 , 不过在人家心目中 , 中国是有钱 , 但还不是发达国家 。 他可以接受你的商品 , 但不能信任你的银行 。二是 , 这二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 企业也高速发展 , 外资银行的规模根本满足不了它们的需求 , 还包括前面说到的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 。三是 , 外资银行繁琐而规矩的办理业务方式 , 让中国客户从感到神秘、高贵转变为厌恶 。 还有各种昂贵的收费 , 同样让习惯于享受免费或低收费服务的中国客户难以持续消受 。四是 , 理财产品的大面积亏损 , 彻底击溃了中国客户对外资银行的迷信 。第六 , 人才因素外资银行对员工入职的要求很严格 , 有非常完善的培训机制 , 所以 , 整体上 , 外资银行的人员素质都是非常好的 。 但就像中资银行到国外一样 , 由于种种原因 , 高素质的人才却并不适应当地市场 。机构到境外 , 人的可信问题就更重要 。 中资银行的境外机构 , 管理层一般都是外派的 , 后来考虑到要做当地业务 , 必须能融入当地社会和市场 , 就强调本地化 , 在管理层中配备一到两个当地人 , 业务部门主管以当地人为主 , 但人力资源部门等一般还是外派人员 。外资银行到中国 , 首先因为觉得自己先进 , 其次是信任 , 所以管理层开始都是派老外 , 适当配华人副手或业务主管 , 包括港台同胞 。 后来是派华人或港台同胞 。 原因是 , 老外无论是语言、背景 , 都无法融入中国市场 。再后来是派最近三十年来出国学习工作的中国人 。 这些人 , 虽然是华人或中国人 , 但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工作 , 思维习惯、工作方式、业务认知等 , 同样不适应中国市场 。他们之所以被总行信任 , 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习惯、工作方式、业务认知与总行是相同的 。 即使其中有些人了解中国市场 , 能适应中国市场 , 他也没有能力把这些认知灌注给总行 。外资银行来中国 , 当然需要本地员工 , 最初一般是以招应届毕业生为主 , 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 。 因为他们觉得在中资银行工作过的人 , 习惯已经形成 , 不适合到外资银行工作 。从中资银行招人 , 一般是两类人:国际结算业务(包括代理行业务、国际清算业务)、资金交易业务 。 这两类人相对来说与外资银行更能对上眼 , 因为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与外资银行打交道 。这两类人虽然也与客户有接触 , 但一般都是事务性、专业性的 , 并不是市场性的工作 , 也就是说 , 他们对中国的市场并没有直接的感受 。 这些人与中资银行外派人员不同 , 他们总是认为外资银行在所有方面都比中资银行先进 , 形成了自身的一个圈子 。也因此有一个现象 , 在中国的外资银行员工跳槽 , 一般都是在外资银行之间跳槽 。 现在外资银行管理层中 , 也有一些是这些人中培养起来的 。外资银行总行派驻人员中 , 还有一类是业务骨干 , 比如部门主管 , 交易经理等 。 但由于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小、业务笔数少、业务品种单一 , 中国金融市场业务种类少、市场不活跃 , 时间长了 , 他们感觉会与国际市场脱节 , 自己的业务能力下降 , 因此不愿意长期呆在中国 。 也就是好的境外人才留不住 。中资银行外派人员也有这个问题 , 长期在境外分行 , 与国内市场脱离 , 能力提升慢 , 同时因为境外机构规模小、职位少 , 往往还失去提拔机会 。以上这些分析 , 不是说明外资银行有多么不堪 , 只是说明银行跨国经营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 。 外资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员工培训与管理、内部流程管理、协同管理与营销等许多方面 , 依然是中资银行需要长期认真学习的 。其次 , 也想说明 , 并不是只有当外资银行在中国把中资银行干趴下了 , 才算银行业对外开放做到位了 , 这不是开放的目的 。 外资银行在中国能做到什么程度 , 中国的开放程度是一方面 , 它们自身的经营策略和能力是更主要的方面 。 没有必要搞“优待贵宾”式的对外开放 。最后 , 对外开放 , 不仅仅是机构准入的开放 , 更要注重开放型市场的建设 , 让外资机构进来有施展能量的空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