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書房|德川幕府的最大危机:日本史上“倒幕运动”与“明治政府”的建立
19世纪中叶 , 随着美国海军佩里舰队登陆日本以来 , 一场巨大的政治冲击在日本国内爆发 , 无论从政治 , 经济还是其他方面来看待这场促成近代大和民族觉醒的政治变化 , 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 西方资本主义浪潮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 , 统治日本200余年的德川幕府迎来了最大的危机 。 “倒幕运动”的到来加速了幕府的垮台 , 倒幕派与守旧派不可避免地将在全日本为了最高权力展开死斗 。
文章图片
鸟羽伏见到上野战争
庆应四年(1868年 , 同年改明治元年)正月 , 驻大阪城的德川庆喜炮制“讨萨表” , 将旧幕府军队派往京都 。 三天后傍晚 , 京都郊外的鸟羽 , 伏见二地幕府军与萨摩 , 长州两藩的讨幕派军队发生交火 。 鸟羽伏见之战是真正意义上的旧幕府和萨长讨幕派之间的战争 。 德川庆喜战败东逃 , 最后向政府表示臣服 , 这场为期三天的战斗算是为持续了260余年的德川政权彻底划上了句号 。 鸟羽伏见战役后 , 新政府军立刻东征 。
4月11日 , 江户城被政府军接管 。 被宣布局外中立的西洋列强置于国际共管的开港所横滨 , 也在4月20日被引渡给新政府 。 其间 , 旧幕府中的强硬派率步兵队 , 撒兵队等幕府新军陆续逃亡 , 在关东各地和政府军发生冲突 。
5月15日 , 旧幕府抵抗组织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彰义队在上野之战中被歼灭 , 德川家作为骏河一国70万石的大名得以保存 , 即后来的静冈藩 。 而在这一阶段中 , 诸大名无论出身 , 都必须以切断自己和德川家的主从关系 , 参加和协助东征作为效忠新政府的标志 。 对天皇的绝对顺从是他们维持领国的最低条件 。
文章图片
江户开城事件与“桥本关所防御”的崩溃
鸟羽伏见激战正酣之时 , 此时幕府军后院失火 , 位于战线后方的淀城 , 作为幕府军重要的水陆要道交叉点 , 其藩主稻叶正邦却突然宣布禁止幕府军入城 , 导致当岩仓具视率领的倒幕军迅速占领双方争夺的重要据点——酒樽 , 幕府军全线败退 , 当从前线退下的幕府军试图进入淀城时却得知淀城已经决定背弃德川幕府 , 无奈之下幕府军只得往南前往桥本关所 , 但守卫桥本关所的藤堂家也在倒幕派的唆使下背叛幕府 , 并将关所附近的高滨炮台对准幕府军 。 “桥本关所”的倒戈宣布了鸟羽伏见之战的结束 , 德川幕府丢失近畿并付出巨大代价 , 但噩耗不止于此 , 同时在本州的另一端 , 一场新的战役令德川庆喜痛苦不已 。
文章图片
东北 , 北越战争
另一方面 , 会津与庄内两藩像二次长州战争一样 , 采取所谓的“武备恭顺”态度 , 结果新政府继德川家之后的第二个讨伐目标 。 奥羽诸藩为回避军事动员 , 而向新政府派出的镇抚总督请愿赦免会津 , 庄内两藩 。 却遭到萨长出身的参谋拒绝 。 奥羽诸藩于是对新政府的正统性产生怀疑 。
5月3日 , 奥羽诸藩联盟在仙台藩的白石城内宣告成立 。 该同盟将萨长视作“天皇军侧之贼” , 以清除萨长势力为目标 , 在形式上奉戴政府派出的奥羽镇抚总督九条道孝 , 设置了诸藩集议政事的机构公议所 , 并制定具有强制力的规定 , 从起先的集体请愿组织向军事同盟转变 。
文章图片
7月 , 随着九条总督从仙台逃往秋田 , 秋天藩脱离“奥羽同盟”宣布“勤王” , 同盟发生分裂 。 失去了统治核心的“奥羽同盟”改立曾被彰义队奉戴的皇族轮王寺宫公现法亲王为军事总裁 。 设置军务局 , 起用旧幕府老中担当 , 增强了和政府分庭抗礼的独立色彩 。 但同盟在军事上已经陷入困境 , 7月14日 , 倒幕军攻克新庄城 , 并在内陆方向攻入更加北面的秋田藩 , 守卫秋田的幕府佐贺军遭到决定性失败 。 8月末会津城被包围 , 9月初同盟诸藩陆续投降 。 只有庄内藩在秋田战线上连战连胜 , 无奈大局已定最终撤回本国 。 由于大后方的总体实力差距太大 , 这场战争结果并无悬念 。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忠于幕府的顽固分子逃到了更加遥远的北方继续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