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偷家里的钱,教育无果,仍旧不改咋办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小时候,有没有过偷拿家里钱的经历?或者有没有听说过自己身边的同学偷拿家里的钱?如果有,我想请这位妈妈看看现在的自己或者是拿过钱的同学,有没有成为一个小偷,一个职业扒手。三毛曾经写过一篇散文《胆小鬼》:“这件事情,说起来是十分平淡的。也问过好几个朋友,问他们有没有同样的经验,多半答说有的,而结果却都相当辉煌,大半没有捱打也没有被责备。我要说的是——偷钱。当然,不敢在家外面做这样的事情,大半是翻父母的皮包或口袋,拿了一张钞票。。。。。。。”惊讶吗?看到这个故事。三毛经过一白天的矛盾、忍耐和挣扎,终于在晚上找到机会,把钱送还到妈妈的房间。“。。。。。。我吃了饭,背好书包,忍不住走到母亲的睡房去打了一个转,出来的时候喊着:‘妈妈,你的钱原来掉在夹缝里去了。’母亲放下了碗,走进去,捡起了钱说:‘大概是风吹的吧!找到了就好。’。。。。。。奇怪的是,那次之后,父母突然管起我们的零用钱来,每个小孩一个月一块钱,自己记帐,用完了可以商量预支下个月的,预支满两个月,就得——忍耐。。。。。。。”三毛偷拿钱的原因,是为了换包糖果的玻璃纸。“也是那次之后的第二个星期天,父亲给了我一盒外国进口的糖果,他没有说慢慢吃之类的话。我快速的把糖果剥出来放在一边,将糖纸泡在脸盆里洗干净,然后一张一张将它们贴在玻璃窗上等着干。那个下午,就在数糖纸的快乐里,悠悠的度过。。。。。。。”三毛在这篇文字里,记录了父母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我觉得非常值得借鉴。首先,妈妈在发现钱不见了的时候,并没有直接问孩子们:“谁拿了家里的钱?”而是用一种很自然的口吻告诉孩子她找不到那张钱了,同时又给孩子留了余地——我还不知道钱是被你拿走了,我还有可能“找到”它。然后,三毛很可爱的提示妈妈她放回钱的位置时,妈妈似乎毫无怀疑,甚至还找了“风吹”的理由。在孩子的心目中,钱是能实现自己愿望的一个工具,一种媒介,而能懂得这一点,说明孩子在成长。他对于“偷”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或者他还会给自己找一些理由,比如:“我拿的是我们家的钱,只是我没有告诉妈妈。”而且,对于拿钱,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判断,通常这种行为都是发生在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家庭,发生在家长有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的时候。孩子觉得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会被拒绝,而这个要求或愿望的实现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或者非常有吸引力,他才会“铤而走险”,冒着挨打受罚的危险,去做这件连他自己也认为不合适的事情。三毛的父母不仅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保持冷静,没有“小事化大”,之后更是采用了“疏导”而不是“阻断”的方式。他们并没有从此把家里的钱放在安全的地方,管得更严更紧,而是监督和引导孩子学会理财,还给了一定的空间——可以预支。父亲更是体察女儿心意,不动声色地满足女儿的愿望,没有因此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已此为契机和女儿深谈道理。他用这样一种行动告诉孩子:你的合理愿望是可以被满足的,你大可不必冒那样的风险,去做一些违背常理的事情。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说教和打骂。却给了孩子充分地体会和自我修正的时间。对于三毛来说,这场经历,是一段值得回忆的往昔。因为父母的爱,因为父母的豁达、理解和信任,她在故事里成长。多年以后,想起来,是一段温暖的往事。而我们呢?当我们给孩子的行为下了一个定义:“偷”,给孩子贴了一个标签:“小偷”。我们对孩子表达的是爱还是伤害呢?与此同时,我们伤害的仅仅是孩子吗?是不是还有我们自己?当我们痛心疾首、当我们恨铁不成钢的时候,能不能停下您拿着棍棒的手,看一看三毛的这篇文字,然后让自己做个选择——是去造就一个晦暗自卑的孩子,还是让孩子在宽容的爱中慢慢长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