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被就业套路多,就业率大注水,特殊就业季上演“表格就业”?( 二 )


【半月谈|被就业套路多,就业率大注水,特殊就业季上演“表格就业”?】 “高校知道学生嫌填表格材料麻烦 , 所以给毕业生提供最省力的方式来完成就业信息上报 。 上级的宽松规定反而成了可利用的空间 。 ”李兵说 。
3
就业率指标硬杠杠愁煞人
其实 , 毕业生被学校“就业”此前并不鲜见 , 只是近年来上级部门监管趋严 , 高校再想搞“被就业”已不能绕开学生这关 。 “以前学校改学生就业信息都无需让学生知情 。 ”一位高校辅导员说 。
今年 , 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 , 他们为了做出让上级满意的就业率数据 , 反复联系学生催交协议 , 也是头疼不已 。
“满世界找人 , 追着学生问就业 。 ”中南地区某高校辅导员刘瑶说 , 今年毕业季 , 辅导员们压力很大 。 “做就业统计是门苦差事 。 学生如何就业 , 打算何时就业 , 辅导员无权干涉 。 但上级下达的就业指标是要完成的 , 如同刀架脖子 。 ”
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 在一些高校 , 毕业生就业率关乎专业设置、专业规模与校内各学院的资源分配 。 如果就业数据不好看 , 专业面临停招、缩招风险 , 相关专业的教师薪资、教研课题项目经费都受影响 。 有的学校规定 , 专业就业率低于80%的 , 下一年停招 。 压力层层传导之下 , “表格就业”产生了 。
东部某高校中文系秘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很受欢迎 , 真实就业率可达到70% 。 但有的就业率“惨淡”的专业搞“表格就业” , 数据反而更亮眼 。 该秘书专业只得跟进 , 以守住排名 。
多位受访高校辅导员都向半月谈采访人员提到 , 他们所在的高校会将就业率指标压实到每个学院的每个专业 , 辅导员如果交不出好看的就业数据 , 待遇奖金都将受影响 。
4
加大力度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就业统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 对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具有关键意义 , 就业数据保真是就业统计工作的底线 , 是不可触摸的“高压线” 。
为准确掌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 确保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 教育部今年多次下发通知 , 要求坚决杜绝“虚假签约”“被就业”以及“就业率掺水、造假”等问题 ,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真实准确 。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要求 , 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 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 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 , 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
6月下旬 , 教育部再次下发通知 , 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 。 此次核查的重点包括:按就业统计指标内涵 , 核对分类统计信息;核实“学信网”上毕业生反馈存疑信息;核实用实习单位顶替就业单位、毕业去向中“其他形式就业”比例失实、就业证明作假等违规行为 。 毕业生的相关纸质或电子就业材料要在校级就业部门存档备查 , 存档时间3年及以上 。 各高校在自查后 , 要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纠正错误数据 。 此后发现并核实的问题 , 将视为数据造假 , 视情况予以通报并从严惩处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采访人员手记:
当前 , 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追求高质量就业 , “不将就” , 职业路径规划越发清晰 , 有的则主动选择“缓就业”“慢就业” 。 如相关部门仍过分追求“光鲜”的就业率 , 实际上陷入“毕业必须就业”的思维中 。 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心态 , 客观看待近几年高校初次就业率下降的实际情况 , 有助于有关部门找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发力点 。
根据目前情况 , 强化对就业数据的监管核查并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就业率注水问题 , 反而可能导致普通师生进一步承压 , 迫使辅导员让学生把数据做得“真实”一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