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斗、争执、丑闻,美国新冠疫苗领跑者与各方的明争暗夺

内斗、争执、丑闻,美国新冠疫苗领跑者与各方的明争暗夺
文章图片
有近150种新冠候选疫苗加入全球竞速赛中 , 进展与丑闻、高风险与高效率、新捷径与伦理争议相伴而生

内斗、争执、丑闻,美国新冠疫苗领跑者与各方的明争暗夺
文章图片


文|《财经》特派采访人员 金焱发自华盛顿 实习生 朱贺

编辑| 王小




在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飙升之际 , 科研人员在争分夺秒地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北京时间7月11日14:00 ,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1249.87万例 , 其中56.02万人死亡 。



各国政府将更多的希望倾注到新冠疫苗研发 。 美国政府就投入10亿美元资助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Moderna , Inc.) , 力挺他们的候选疫苗 。 然而 , 该公司高管被指责借疫苗在资本市场投机 , 业界还质疑莫德纳公司从未生产过疫苗或相关产品 , 也没有管理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经验 。



不仅莫德纳公司 , 现在多达15个国家的政府和医学实验室在努力研制新冠病毒疫苗 。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 , 全球有近150种新冠候选疫苗 , 目前有19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



为加速疫苗开发 , 多个新冠疫苗研发企业或多程序并行 , 或打算“人体挑战”以降低试验规模等 , 不但引发伦理争议 , 并且在这些奋力追逐与被追捧的背后 , 还不乏明争暗夺与丑闻 。



美资助三款候选疫苗获批三期临床



美国政府青睐并资助开展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赢家有三个:莫德纳公司研发的mRNA-1273疫苗;英国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和牛津大学共同研发的疫苗 , 将于8月开始三期临床试验;美国强生子公司杨森制药与隶属哈佛医学院的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共同研发的一款新冠病毒重组疫苗Ad26.COV2-S , 该疫苗将原定于9月开始的临床实验 , 提前到了7月 。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莫德纳团队显然是领跑者 , 他们已从联邦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署处获得了4.83亿美元的资金 , 而且根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反馈意见预计其mRNA新冠疫苗将在7月进入第三阶段临床试验 。 此前莫德纳公司还创造了一项纪录:在收到新冠病毒基因序列42天后就研发出了候选疫苗 。



这款疫苗由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与莫德纳公司合作研发 , 是一种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 , 可针对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发挥作用 。 刺突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所在 , 也是过去研发冠状病毒家族成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苗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苗时的靶点 。



相比传统疫苗 , mRNA疫苗有优势 。 疫苗专家陶黎纳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mRNA疫苗本身就是像一个模板 , 相当于把疫苗的生产工厂搬到了体内 , 之后靠体内的细胞来生成病毒的蛋白 , 人体再对蛋白产生免疫 。 其最大好处就在于 , 这个模板可以在体外复制 , 产量非常高 。



莫德纳公司在当地时间7月9日宣布 , 已经完成候选疫苗mRNA-1273二期临床试验的招募工作 , 以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其诱导的免疫反应进行评估 。 招募的两个患者组中较年轻的成年人为18岁—55岁 , 较年长的成年人为55岁及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