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话|《避暑录话》85载的延续与传承
半岛采访人员 张文艳
“这十期的作品是好是坏,我们愿听到别人批评,自己不便于吹,也不便于贬 。天下大事都有英雄俊杰在那儿操心,我们只向文海投了块小石,多少起些波圈,也正自不虚此‘避’” 。——老舍《完了》
文章图片
王统照故居 。
老舍在结束语中极力表现谦虚,却时刻透露着自豪感 。因为这颗石子在青岛文学界乃至中国文学界激起的不仅仅是小“波圈”,而是兴起了不小的风浪,以至于其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水流,流淌至今 。
“当然,这些作品因为限于篇幅和时间,尚属中等水平,并非他们的扛鼎之作,多为即兴之笔,但这些作品都是真情志兴的流露 。而且他们的文学造诣都很高,加上《避暑录话》是国内不多的同仁刊物,为了自己的声誉,也不会滥竽充数”,刘增人理性地分析道,但他认为,对于青岛来说,这份副刊的研究价值很大 。一方面,这些名家代表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文学界的黄金时代,依托大学的根基,吸引了国内一流的人才;另一方面,其中的作品成为研究青岛的范本,例如老舍的《暑避》、吴伯箫的《阴岛的渔盐》等 。“如今留传下来的副刊,《避暑录话》是比较早的 。1932年到1933年田仲济曾经编过副刊,但已经找不到了,上世纪40年代,王统照又编过《青潮》《每周文学》等副刊,从作品和办刊技巧上更进了一步” 。
文章图片
老舍位于金口二路的故居 。
【录话|《避暑录话》85载的延续与传承】从最后一期的《余白》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份副刊的读者不仅限于青岛,“远及香港四川,亦有订阅者”,发售处除了青岛的荒岛书店、平原书店,上海、北平、天津、济南、绥远、太原都有发售方,可见其影响之广 。只是历史难再重复,待1936年暑热来临时,老舍虽还在青岛,但已无心办刊,辞掉教职,一心扑在《骆驼祥子》的写作上了 。王统照则离开了青岛去了上海 。失去了核心人物,众撰稿人又为生活的鞭子所驱策而风流云散,《避暑录话》只出版了两个月,便再也没有浮出历史的水面 。看似一切归于平静,只是它带来的涟漪,在文学领域已经延续了八十五载,且仍在继续!
推荐阅读
- Samsung|Galaxy Z Fold 2与Galaxy Z Flip 5G或延续初代机型的定价
- ZenFone|华硕 ZenFone 7 据传将延续翻转镜头模块,可能还有 Pro 版本!
- 主播|英雄联盟:继两大恩断义绝事件后,小乐言领衔玩劫主播延续第三集
- 农俗俱乐部|存钱养老,还是花钱给儿子娶媳妇儿延续香火?农村父母该考虑清楚
- 慈善机构|王室被证实在慈善方面贡献极小,失去延续的最大保障,女王太尴尬
- 基因|让新援郜林成唯一队长,深足树立了绝对核心,也期待延续冠军基因
- Apple|一轮新的集体?诉讼认为苹果有意"延续"iTunes礼品卡骗局并从中获利
- 汤神|海沃德新战靴曝光!安踏延续里程碑,汤神涅槃重生稳了
- 国家税务总局: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 iG|「超凡前瞻」iG vs LNG:二连胜的势头能否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