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看清美国QE常态化真实面孔


美国QE实际上发挥了降低金融杠杆率的作用 , 一个国家的融资能力 , 更主要是看其承担的财务成本(主要是利率) , 财务成本腰斩 , 则融资能力翻倍 。 随着美国国债利率下降 , 美国政府的负债能力增加了很多
美国的股票价格高涨 , 而股票也是支付手段 , 他们会以100倍市盈率的资产换取别人10倍市盈率的资产 , 如此交易就是一个薅羊毛的过程
文 | 张捷
为什么美国量化宽松(QE)常态化 , 其通胀水平却并不高?为什么美联储疯狂印钞 , 美元指数却一直走高?为什么美国实体经济表现平平 , 却能保持常年牛市?为什么QE制造了那么多金融泡沫 , 美国却一点也不担心泡沫破灭?这些看似反常的现象背后 , 是如今的国际金融理论已经改变 , QE下货币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
谋金融霸权
不少人只看到美联储通过QE释放了大量流动性 , 但对于其如何收回流动性却关注不多 , 而这正是美联储能够QE常态化的关键 。 如同各国央行收取准备金一样 , 美国金融机构把钱交给美联储就是货币的回收 。
需要强调的是 , 2008年10月3日之后 , 根据《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 , 美联储需要给这些准备金付息 , 这就是超额准备金利率 。 外界注意到 , 在美联储将利率归零以后 , 其超额准备金利率还是0.35% , 带有明显套利空间 。 因此美国的银行很愿意把钱交给美联储 , 这导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里有大笔的超额准备金 。 而美联储可以使用这些钱去债券市场购买国债等债券 , 只要国债的收益率高于准备金利率 , 美联储就可以得利 。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美联储通过QE购买国债 , 金融系统得到流动性 , 此后金融系统又将多余的流动性再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入美联储 。
这个循环往往会被认为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淤积 , 但实际上 , 更可能是美国金融资本有意为之 , 目的就是实现流动性定向 , 把流动性主要锁定在美国的金融体系 , 从而控制实体通胀水平 , 也控制其他市场的流动性走向 。
例如 , 美联储与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拥有常备互换安排 。 今年3月 , 美联储还与另外9家中央银行建立了临时的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 。 美元互换范围的扩大 , 将使外国央行能够为企业和银行提供外汇 , 以缓冲美元放贷人规避风险的影响 。
显然 , 只有美国有选择流动性定向给谁的权利 。 所以美联储通过QE、超额准备金、货币互换等金融工具 , 实现的流动性定向 , 背后其实是金融定价权 。
降货币杠杆
美国QE常态化 , 表面上看导致金融系统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淤积 , 实质上是美国金融货币在降杠杆 。
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前 ,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为8000亿美元 , 彼时美国的M2是8万亿美元 , 杠杆约为10倍;后来美联储实施QE , 其资产负债表为4万亿美元 , 美国的M2大约是12万亿美元 , 杠杆变成了3倍;现在QE常态化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达到7万亿美元以上 , 美国的M2约为23.1万亿美元 , 杠杆还是3倍左右 。
不难看出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与M2的比例在QE以后显著下降 , 而且还能在不断的QE之下保持稳定 。 所以 , 美国QE实际上发挥了降低金融杠杆率的作用 。 对一般国家而言 , 金融降杠杆降的是产业和企业的杠杆 , 虽然能降低金融风险 , 但企业往往承担了巨大压力 。 而美国金融降杠杆则是降低了货币的乘数杠杆 , 有效释放了金融风险 , 且企业压力不大 。
美联储通过QE常态化和超额准备金工具的联合操作 , 实际上就是要让美国的国债利率 , 向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利率靠拢 , 而且也可以稳定和压低美国债券市场的利率 。 这一系列操作 , 降低了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 。
需要强调的是 , 一个国家的融资能力 , 更主要是看其承担的财务成本(主要是利率) , 财务成本腰斩 , 则融资能力翻倍 。 随着美国国债利率下降 , 美国政府的负债能力增加了很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