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寺|横跨两朝代见证悠悠历史,看“四进士”与双塔寺的缘起缘灭

有出京戏《四进士》 , 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四位同年进士毛朋、田伦、顾读、刘题 , 因为一起案子而发生矛盾纠葛的故事 。 四人中有人行贿 , 有人枉法 , 有人主持公道 。 最后 , 违法犯罪的官员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 是一出可以作为反腐教材的老戏 。 戏一开头 , 即四位进士在双塔寺神前盟誓:“此番出京帘外为官 , 如有人密札求情 , 官吏过简 , 贪赃枉法 , 匿案准情者 , 准备棺木一口 , 仰面还乡 。 神灵共鉴 。 ”
正阳门有关庙 , 安定门内有孔庙 , 四进士为何要在双塔寺盟誓?这双塔寺又是在哪儿?
作者:宗春启
双塔寺|横跨两朝代见证悠悠历史,看“四进士”与双塔寺的缘起缘灭
文章图片

海云住持为帝师
双塔寺 , 在今天的西长安街路北、西单路口以东 , 始建于金章宗时期(1190-1208) , 元代叫庆寿寺 。
金朝末年 , 得道高僧海云和尚携弟子可庵来到燕京 , 入住庆寿寺 。 中统元年(1260) , 忽必烈赐庆寿寺海云师陆地五百顷 。 (据《元史·世祖纪》)忽必烈为何如此厚待海云?
这位海云和尚是山西岚谷宁远人 , 俗姓宋氏 , 生于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 , 八岁削发为僧 , 拜中观为师 , 十四岁时已能升座讲解经文 。 山西闹饥荒 , “人相食” 。 海云“竭力济众” , 被金宣宗赐以“通元广慧大师”称号 。
1220年 , 木华黎率领的蒙古军队占领岚州 , 海云和他的师傅一同被执 。 成吉思汗专门派人给木华黎捎来话:“老长老、小长老可好!存济无令欺辱 。 ”
从此天下人都称海云为“小长老” 。
蒙古军围城的时候 , 中观已经预感到城将陷 , 对海云说:“我已经老了 , 死也没什么 。 你还年轻 , 赶快逃生去吧 。 ”海云哭着说:“死生有命 。 我怎能在危难之际离开老师去求生呢!再说我们出家人还对生死有什么困惑么!”中观高兴地说:“好 , 那我们一起去燕京吧 。 ”
中观没等到出发那一天 , 就圆寂了 。 海云埋葬了师父 , 一人来到了燕京庆寿寺 。
忽必烈也知道海云的大名 , 曾经召他去见面 。 路过云中(今大同)的时候 , 海云知道刘秉忠博学多才艺 , 就把他推荐给了忽必烈 。 (见《元史·刘秉忠传》)从此刘秉忠就留在了忽必烈身边 , 后来忽必烈建都燕京、规划建设大都城 , 刘秉忠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这是后话 。 所以 , 忽必烈对海云十分尊重 。
海云来到庆寿寺后 , 庆寿寺住持中和章公便把衣钵传给了海云 。 此后 , 忽必烈手下的官员不断前来求教 。 第一个是丞相霞哩 , 他是奉忽必烈诏来见海云“谒师请训”的 。 海云听说霞哩一向以严酷著称 , 便劝他善待饱受战乱之苦燕京的百姓 , 说:“幽燕残民 , 造罹变故 , 正宜安辑 。 ”丞相听从海云的劝告 , “遂成善治” 。 大官人胡土克为蝗灾来求教 , 海云建议:“以官政民心共感之致 。 ”问可不可以打猎 , 海云说:“应以救人为急务 。 ”问刑赏 , 海云说:“要以仁恕为怀 。 ”海运还建议要尊孔 。 这些建议大都被忽必烈和他的官员们采纳了 。
海云圆寂之后 , 他的骨灰被葬在庆寿寺西南的一座九层佛塔里 。 另一座七层佛塔葬的是海云弟子可庵的骨灰 。 庆寿寺因此被称为双塔寺 。
忽必烈定都燕京、建大都城时 , 海云和其弟子已经圆寂多年了 。 双塔寺所在的位置“适当城基” , 必须拆迁双塔城墙才能取直 。 忽必烈专门下令:“勿迁 , 俾曲其城以避之”——让城墙拐个弯 , 绕开双塔(《元一统志》) 。
道衍以寺当帷幄公元1382年 , 双塔寺来了一个新住持——姚广孝 。
双塔寺|横跨两朝代见证悠悠历史,看“四进士”与双塔寺的缘起缘灭
文章图片

姚广孝(1335-1418)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医家子 , 十四岁出家 , 法名道衍 。 他从一个道士那里学到了“阴阳术数” 。 有一次游嵩山寺 , 相面者袁珙说他:你这个和尚太不一般了:三角眼 , 像只病虎 , 注定嗜杀成性 。 你是刘秉忠一类的人 。 道衍听了反而特别高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