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太极拳,性命双修的最好动功


太极拳是在《周易》哲理指导下 , 集中医、道家养生和武术健身于一体的“智者之拳” , 是练养兼修、性命双修(静心养神锻炼体魄贯通内气)的内家功夫拳 , 是特殊的最好的动功 。
太极拳就是在一开一合中交和人体阴阳二气成太极一气(内气)的运动 。 太极拳“技通于道” 。 那么它是如何神气合一、打通经络的呢?这就要从调形、调心、调息这三调入手 。

健身|太极拳,性命双修的最好动功
本文插图

一、太极拳的调形
太极拳拳式简而易学 , 但每一拳式内意至深 , 所以其调形有一套严格的身法要求 。 “打拳原是备身法” , 因为太极拳艺就是在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可见身法的重要 。 它是立身中正的要诀 , 松开全身的艺术 。 其要领主要有九 。
1、虚领顶劲(顶头悬、提顶)
就是下颏内收而让头顶虚虚领起 , 头顶若有垂线吊着 , 使百会穴朝天 , 这样颈椎就会自然拉长松开 , 气血便能充盈其间 , 且使百会、脊柱、会阴成一垂直线 , 头颈正直 , 神贯于顶 , 提挈全身 。
2、面带微笑 , 眼神内敛
面带微笑 , 就可松开面部的肌肉经络 , 使两眉间印堂穴舒展开来 , 不使其夹住气血 。 眼神内敛 , 与心意相通而融人拳架动作之中 , 自然做到视而不见 , 听而不闻 , 以使心神不致散乱 , 有利于形神相守 , 神气相注 。 而形神相守、神气相注就是太极拳内功的核心 。
3、舌抵上颚
舌尖轻轻抵住上颚 , 以沟通阴经和阳经 , 又叫“搭鹊桥” 。 如高血压者可轻抵下腭或齿龈交处 。 盘架全过程都要如此.这有利于生津 。 口有津液即以意咽人丹田 。
4、沉肩坠肘(沉肩垂肘)松腕
两肩松开 , 气往下沉 , 两肘尖常有下坠、内合之意 , 使腕灵活松开 。 这样肩、肘、腕三关节松开放长 , 经络贯通 , 气血通流其间 , 且有助于气沉丹田 。 一耸肩则气浮 , 气不沉丹田 , 下盘不稳固 。
5、含胸拔背虚腋
含胸是挺胸的反面 , 两肘外翻 , 肩胛有略开之意 , 并稍稍内含 , 把胸骨柄与两乳头之间的三角地带放松 。 同时要虚腋宽胸 , 就是两腋部不要夹紧 , 而是自然虚开 , 腋若容球 。 这样便可打开气门 , 拉开夹脊(配合拔背) , 使胸胁部宽舒放松 。 肩关节为肱之枢纽 , 夹脊为通督之一关 , 含胸虚腋相配合 , 两肩根略有互撑之意 , 便可使两肩关节松开 , 两肩骨与胸椎相连的韧带也松开拉长 , 气血就从后背贯通双臂 , 上下通开督脉之夹脊关 。
拔背 , 是大椎穴部后撑 , 向后上略略鼓起 , 使脊骨伸直 ,(胸椎12节)节节松开 , 由平时挺胸时的向前弯的浅弓形改变为向后弯的浅弓形 , 恢复到天然的垂直状态 , 即婴儿态 , 以利于气贴于背;力由脊发 , 以利于通开督脉 。 同时背部肌肉也必然外张松开 , 使胸宽背阔 , 胸廓之呼吸肌群舒展开 , 肺腔扩大 , 增大了肺活量 。 要注意 , 大椎穴向后上领起 , 但气要向下沉 , 不可使两肩上耸 , 保持沉肩坠肘 。 有人担心含胸拔背容易驼背 , 这是不必要的 。 因为随着拳式、进退、虚实的不断承接转换 , 都会引起全身肌肉张力的重新调整 , 肌肉会一松一紧地交替转换 。 即使是同一块肌肉同一个关节被拉长松开 , 也会是在十个方位中不断变换它拉伸的角度 , 使其得到不同的锻炼 。 例如 , 白鹤亮翅的含胸拔背 , 便不同于海底针的含胸拔背 , 也不同于云手的含胸拔背 。 但其松肩宽胸通督之原则精神都是相同的 。
6、松腰松胯(蹋胯、开胯)
腰向后绷劲 , 吐气 , 则腰松;臀部略向后坐 , 似坐非坐 , 气略下沉则胯松 。 这样腰劲下去了 , 而两腿得力 。 以意将两胯根微微互撑 , 两胯根与相连的腰椎前后互撑 , 使5节腰椎节节松开 , 把内气通督的第一关尾闾关打开 , 使两胯之间气血贯通 , 两肾命门性腺系统得以滋养 。 松腰松胯也有助于气沉丹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