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去大城市读大学不是对乡情的“背叛”
去大城市读大学不是对乡情的“背叛”
最近 , 知名教育人士、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高考考生的一条建议 , 在网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 在一场网络直播中 , 俞敏洪从自身经验出发 , 建议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 , 而且“离得越远越好” 。
很快 , 这则建议就引发了颇具冲突性的网络讨论 。 有人认为俞敏洪的建议字字珠玑 , 对学生的前途意义重大 ,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择校方式未免有些狭隘 。
在微博上 , 一项共有十几万名网友参与的网络投票 ,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公众对这一说法的整体观感 。 其中 , 超过70%的网友对这一说法表示“完全同意” , 而表示“完全反对”的则仅有不到2% 。 悬殊的比例背后 , 是公众对“大城市优势”的高度认可 ,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 , 俞敏洪的话确实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 , 值得考生认真深思 。
俞敏洪的这一建议是专门针对国内的高考考生提出的 , 其内涵也与中国社会的具体现实密切相关 。 放眼国外 , 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流名校坐落于远离都市的小镇偏乡 , 俞敏洪自然不会建议想要留学的人避开这些学校 。 但在国内 , 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绝大多数排名居前的高校都位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 实习、社会公益活动、展览讲座等与大学生发展前景相关的机会 , 也大多集中于这些城市 。
在这种情况下 , 高考考生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的意义 , 远不只是“离开舒适圈”而已 , 同时也意味着能在未来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 选择在一座大城市就学 , 未必等同于将自己的人生彻底锚定在这座城市 , 而仅仅是给自己提供更多不同的选项 , 让自己有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 。 对青春正盛的年轻人而言 , 承担几次“选错”的风险 , 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 真正制约年轻人发展的最关键要素 , 终究还是他们能够拥有多少作出不同选择的机会 。
尽管很少有人会否定大城市所拥有的诸多优势 , 但是也有不少人对此态度保留 。 在许多不完全认同俞敏洪观点的人看来 , 这种远离家乡、一心奔着大城市去的态度缺少“人情味” , 忽略了普通人心底的乡土之情 。 乍听起来 , 俞敏洪的表述确实似乎把考生的家乡当成了一个需要“逃离”的对象 , 也正因如此才招致了部分听者的反感 。
但事实上 , 在选择大学时“离开家乡” , 并不等同于在人生中“逃离家乡” 。 我身边在大城市的高校就读的朋友中 , 也有不少在毕业后选择返乡就业 。 他们在大学数年探索之后 , 重新选择回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 并不是白白在远处“逛”了几年 。
事实上 , 正是因为他们在大城市的高校学到了在家乡学不到的东西 , 看到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 他们才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 从而生发出了回到家乡、以自己所学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的理想 。 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 , 他们提升了自己 , 也重新认识了故土与他乡 。 对此 , 我们又怎么能说选择在大城市就读 , 就是对乡情的“背叛”呢?
其实 , 不论是在直播中发言的俞敏洪 , 还是在网上分享个人经验的网友 , 大家都希望年轻的考生们能为自己走出一条更加美好的道路 。 真正的决定权 , 归根结底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 大城市并非一好百好 , 某些坐落在小城市里的高校也会有独到的优点 。 对此 , 我们还是要让考生们对其中优劣利弊有充分的认识 , 结合自己的志向理性选择 。
【大学去大城市读大学不是对乡情的“背叛”】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摆拍|大学生铁轨上摆拍逼停火车被处罚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 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年轻人你咋这样呢?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
- 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 家中其他孩子为了让他读书都辍学了
- 中小|惠普联合北京大学发布《中国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指数》
- 专业|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60个专业(大类)招收7450名本科生
- 汕头大学今年计划招生3100人,新增预防医学、药学2个专业
- 广东工业大学今年计划招生9500名,新增5个新工科专业
- 大学|被名字坑惨了的大学!适合捡漏!性价比超高!志愿填报必备!
- 偷外卖|名牌大学生“因饥饿偷外卖”?警方:有固定收入,系报复他人
- 大学|成绩快出来了,想知道你能上哪所大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