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 我们坚守——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下)( 二 )


大约10分钟后 , 哨位大火被扑灭 , 给水中队战士张浩然报告:“大队长 , 找到了 , 牺牲了……”那一夜 , 很长很长 , 我感到深深的悲痛 。
据司崇昶回忆 , 当晚主哨申亮亮发现一不明车辆向营门高速冲来 , 他立即向作战值班室报告 , 果断指挥司崇昶向目标开枪射击 , 并在爆炸瞬间将司崇昶推离岗楼 。 从发现情况到最后爆炸 , 只有短短的37秒 。 在这宝贵的37秒中 , 申亮亮置个人安危于度外 , 始终坚守哨位履行职责 , 为营区做好防护准备争取了时间 , 避免了更多战友的伤亡 。
我因双侧鼓膜穿孔撤回国内 。 我去了申亮亮的故乡河南焦作市温县 , 管他的爸妈也叫爸妈 , 我向他们说 , “如果有维和 , 我还要去 。 ”当时亮亮的爸爸说:“孩子 , 这是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 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 ”如今 , 作为第七批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的一员 , 我很珍惜这次机会 , 因为这不仅是我自己的愿望 , 也带着亮亮的遗志和司崇昶的心愿 。
三度来马里维和 , 这里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 此次前往马里的行囊中 , 我带着70双拖鞋和200多件衣服 , 送给当地的孩子们 。 马里孩子的纯真笑脸和战乱导致的破败景象形成的强烈对比 , 总是在我头脑中挥之不去 。 我想 , 对于一名维和军人来说 , 能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多和平的希望 , 付出就是值得的 。
【为了和平 我们坚守——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下)】(作者为中国第七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副分队长)
黎巴嫩维和任务区——
巾帼蓝盔 无惧雷区
杨怡鑫
应联合国邀请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于2006年4月部署到任务区 。 2019年5月 , 作为中国第十八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一员 , 我有幸成为首次走进“蓝线”雷场的中国维和女兵之一 。
黎巴嫩素有“中东火药桶”之称 , 地中海东岸120余公里的黎巴嫩与以色列临时边境——“蓝线”地域地势复杂 , 地雷密布 。 我们所担负的任务是排雷和战场区域清除 , 主要包括勘察、标定和隔离雷区;在雷区开辟通道;开展区域排雷;处置未爆弹药;雷区紧急救援;开展地雷威胁安全宣传教育;配合联合国地雷行动协调中心工作等 。
2006年至2020年 , 中国维和扫雷官兵累计发现、排除各类地雷1万余枚 , 创造了扫雷“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和“零伤亡、零事故”的优异成绩 。 如今 , “中国式扫雷”已成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简称联黎部队)安全高效作业的代名词 。
去年6月11日 , 分队71名扫雷官兵全部一次性通过联合国地雷行动协调中心的考核 , 同时获得扫雷、排爆两项资质 , 我和另外两名女扫雷作业手在列 , 成功拿到了进入“蓝线”雷场的“通行证” 。
第一次走进真实雷场 , 只见山高坡陡的雷区荆棘丛生 , 锈蚀的隔离铁丝网、红底白骷髅头警示牌、偶尔可见裸露地表的地雷 , 时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片“死亡地带” 。
“扫雷作业 , 迈出的每一步都事关生死 。 ”开始作业前 , 扫雷组长的叮嘱让我绷紧了神经 。 炎炎夏日 , 雷场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 。 我穿上厚重的防护服 , 戴着沉闷的防护头盔 , 单手持探雷器探测信号源 , 不到10分钟就已经汗流浃背 。 “嘀嘀嘀 , 嘀嘀嘀……”发现信号源后 , 我小心翼翼地完成标定作业 , 而后兴奋地向组长报告 。 在组长的许可和全程监督下 , 我双膝跪地 , 拿着小铲子、刷子和剪刀等工具一寸一寸土地展开挖掘 。 身后不时传来组长的提醒:“扫雷要遵循联合国的标准作业程序 , 割除植被要从上到下、从后向前 , 一根一根地剪 。 挖掘要一点点推进 , 每次前进不得超过5厘米 。 ”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挖掘 , 我发现了一枚埋在地下15厘米左右的地雷 。 为了成功将它引爆销毁 , 我需要紧贴着地雷 , 在旁边挖出能够放置引爆炸药的截面 。 小铲子在地雷周围挥动的每一下 , 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也正是这个过程 , 让我真实体验到了扫雷排爆为什么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