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年长情,看五月的风拂动新上海滩

一八九七年五月,上海,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在这里诞生,开启了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新篇章 。
也是在这一年,青岛开埠,用一座港口敲开了金融业的大门 。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溯这段极其珍贵的城市发展史,方才后知后觉,原来青沪两城早就因“开放”而结缘,因“港口”而相知,因“金融”而相遇 。
现代服务业如同一条纤细却坚韧的红线,牵起两座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 。
而当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重新建立,青岛正试图以现代服务业为钥匙,寻找青沪合作发展的契合点,重启青沪两城的百年情缘 。
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新开放的沿海城市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严峻,5月,中央两次提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一场巨变之下主动求变的大战略,亦是一次转危为机、危中寻机的必然选择 。
在这一背景下,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国内,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以更强的力量满足国内需求,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
然而,相较于内陆城市来说,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建立,无疑对沿海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长久以来,对沿海城市而言,对外开放如同与生俱来的“使命”,让它们成为“走出去”的中坚力量 。而在国内外发展形势迎来巨变的当下,“开放”也有了属于新时代的新内涵——对内开放将与对外开放同等重要 。
对内开放,意味着在城市需要在城市圈、群中担任新的角色,如同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面向世界、服务全国,青岛也应以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在胶东经济圈与山东高质量发展中,昂起龙头,架起桥梁 。
这桥梁会是什么?
答案或许是现代服务业 。
回顾山东省的发展轨迹,工业产业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工业大省”一时风光无二 。然而当产业链、自然资源、环保压力袭来,工业大省想要突围,便把重点放在了新旧动能转换上 。而新动能的来源,一方面是旧动能的改头换面,另一方面,则是新的产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 。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 。
提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加快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从这一角度来说,青岛与现代服务业的相逢,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造就:山东需要新动能,双循环格局需要新开放,而上海,则可以为青岛提供成熟的经验 。
十年创新,十年蜕变
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发布,以金融业、航运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不断创新服务业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
10年后,青岛发起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攻势,《青岛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作战方案》提出青岛将以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为目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机遇,立足青岛自身优势,着力推动航运、贸易、金融多业态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做优航运、做大贸易、做强金融,以创新理念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
如今,上海已经崛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创中心等“五大中心” 。
可以说,上海以10年的奋进与探索,为新启航的青岛带去了现代服务业的春风 。
而在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进程中,“五大中心”崛起的根基,不仅在于上海市连年攀升的服务业增长速度,更是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实施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社会、专业服务等六大服务业领域开放措施,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