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复制失败后“倒戈” 这种病毒“残次品”或是新冠克星
【病毒复制失败后“倒戈” 这种病毒“残次品”或是新冠克星】复制失败后“倒戈” 这种病毒“残次品”或是新冠克星
这种颗粒比正常病毒小,所以它复制起来可能要比正常的病毒更快 。但细胞工厂里病毒复制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正常的病毒复制变得很困难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 。面对新冠病毒人类还有很多未知,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寻找各种“武器”,如特效药物、疫苗等,希望能阻击其的蔓延 。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日前报道:西班牙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抗病毒药物,其研究重点是缺损性干扰颗粒——一种常见于RNA病毒的“分子寄生物”,其自身并没有致病能力,但有望阻断新冠病毒感染 。
抢夺病毒复制所需的基因组件
“报道中提到的‘分子寄生物’并不是真的寄生物,只是一个概念,所指的就是缺损性干扰颗粒 。它们就像‘寄生虫’一样,需要仰赖宿主提供必要的‘零件’, 来长期或暂时地寄生于宿主身上,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纯琪介绍,在病毒领域,这种寄生现象比较常见 。比如丁肝病毒,我们很多人体内都有,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的健康,只有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了同一个细胞,才能进行大量复制,丁肝病毒外壳使用了乙肝病毒的外壳 。
“缺损性干扰颗粒简称DI颗粒,是指那些因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基因某一点突变而产生的不能正常进行复制的病毒,也称缺陷病毒 。缺陷病毒能干扰同源的正常病毒的生活周期,这也是称其为干扰颗粒的原因 。”陈纯琪说 。
对于DI颗粒的诞生,陈纯琪用了一个“病毒工厂生产残次品”的比喻 。当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就变成了一个病毒工厂,病毒在工厂里完成RNA的复制以及蛋白质合成装配,复制生产出一个个完整的病毒颗粒 。这些病毒颗粒被制造出来后,释放出厂再去感染其他细胞 。
“然而病毒复制的过程太快了,RNA又不是非常稳定,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突变、重组,其中有一定概率会发生亚基因组的缺失突变体,也就是生产出残次品,这种残次品就是DI颗粒 。这种小颗粒因为只有部分RNA,缺少遗传信息等材料,因此当它独自存在于细胞工厂的时候,无法完成复制生产 。”陈纯琪介绍,某些DI颗粒厉害的地方在于,当它们和完整的病毒同时存在于一间细胞工厂的时候,就会争抢正常病毒复制中的组件和材料来完成自我复制 。
“而且DI颗粒比正常病毒小,所以它复制起来可能要比正常的病毒更快 。但细胞工厂里病毒复制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正常的病毒复制变得很困难 。DI颗粒不断地与正常病毒争抢资源进行复制,最终变相地终止了正常病毒的复制过程 。”陈纯琪说,这就是DI颗粒为什么能导致病毒因无法自我复制而消亡的原因 。
分子克隆让DI颗粒变得更强大
科研人员早在五十年前就发现了病毒复制的这个漏洞,近二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研究,不过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应用案例 。
“可以说,DI颗粒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人类发现的自然现象 。”陈纯琪介绍,目前已发现很多病毒有这种缺损性干扰颗粒,比如流感病毒 。病毒复制很快,难免有残次品产生 。有的残次品可能就不能活下来,但有些残次品,如DI颗粒就能活下来,并且能大量复制,但不致病 。基于这种发现,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甚至可以调整DI颗粒的内容物,让它复制性更强,从而抢夺完整病毒复制所需的更多物质 。
“获得DI颗粒并不难,运用病毒学、细胞学的技术,通过培养病毒细胞,每次一发现DI颗粒就筛选出来,而后继续培养继续筛选,就能获得很多这种小颗粒 。”陈纯琪表示,不过DI颗粒也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要求,太大或者太小可能都不行,这时就需要分离 。按大小分离需要不同孔径的过滤膜,可以使用电镜,能看到大小不一的颗粒,然后把它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一般会用物理方法,通过颗粒的重量差异进行分离 。
推荐阅读
- 新冠|“小科比”来了吗?广东男篮包机接回的小外援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 柯林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戴口罩不应政治化 病毒检测结果慢
- 得州85名婴儿感染新冠病毒 CDC称1岁以下患病率高
- 香港单日确诊病例创新高,专家:这波病毒传播性高
- 又作死:美国佛州黑帮成员举办大型派对,故意传播新冠病毒
- ?希腊确认今年前两例西尼罗河病毒感染者
- 人民锐评:别再让“政治病毒”破坏香港战“疫”
- 悉尼四支青少年橄榄球队被全体隔离 因教练确认感染新冠病毒
- 美卫生研究院院长称新冠病毒检测反馈严重滞后
- 新冠|美卫生研究院院长称新冠病毒检测反馈严重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