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大,永不说再见 | 李佳琦:24岁,热爱养牛( 二 )


当时我还很瘦小 , 现在基本达到老师当初描述的样子了 , 这大概就是曹老师的“神预言”了吧!
种种原因 , 我一直到7月份才如愿见到我的导师 , 在牛精英专项硕士的开班仪式上 , 当时激动到语无伦次的我 , 一心只想和仰慕已久的导师合影 , 顺手就抄起了我们当时的统一服装说“老师 , 我想和您拍张照” , 结果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 。
提起导师 , 我相信 , 我们团队任何一个人都无比的骄傲 。 因为 , 曹老师就是大家口中那位“别人家的导师” 。 他重视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 会在我没有信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鼓励我 , 给我打气 , 陪着我们一起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 。 也正是因为曹老师 , 才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
【中国农业大学|农大,永不说再见 | 李佳琦:24岁,热爱养牛】他是一位极为努力的青年教师 , 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他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 因为工作经常加班熬夜;他平易近人 , 幽默也风趣 , 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
他 , 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
中国农业大学|农大,永不说再见 | 李佳琦:24岁,热爱养牛
本文插图

和牛精英的相遇 , 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
遇到牛精英之前 , 和大多数同学一样 , 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 。 但与牛精英走过的这两年 , 是牛精英给了我“本事” , 参加牛精英大讲堂 , 学到了课堂外的专业知识;参加牛人牛途项目 , 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参加暑期实习报告、联盟年会分享自己的成长 , 提高演讲表达能力 。 这些能力的提高都使我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 带给我理想和留在北京拼搏的勇气;带给我机会 , 让我了解农业类专业就业领域其实很广 , 可以选择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企业就职 , 甚至是自主创业;带给我成就感 , 让我见到“电视里”的人 , 去了“去不起”的地方 , 得到“超出预期”的回报 。
回想起自己初次参加年会时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到组织和策划活动 , 从第一次写新闻稿时无从下手到能撰写、能编辑 。 在成为牛精英第八届学生负责人的那一刻 , 我欣慰于大家对我的认可 , 但开心之余是沉甸甸的压力 。 因为 , 我知道沉甸甸的还有大家的期待 , 我不想辜负大家的认可和自己的付出 。
遇到牛精英就是我最好的年华 。 在未来 , 我愿意为它的每一次的改变、突破和成长鼓掌、喝彩 , 每一次需要我时为它站台 。
中国农业大学|农大,永不说再见 | 李佳琦:24岁,热爱养牛
本文插图

农大114周年校庆那天 , 对我来说 , 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 。 不仅是因为我的生日和校庆撞了个满怀 , 更因为这一天是我们团队用7个月时间打造的“农大酸奶”正式亮相的日子 。
校庆活动日 , 我们拿出22800袋农大酸奶送给农大的师生和校友们品尝这份穿越114年100分的爱 , 希望每一位同学和校友 , 在这包酸奶中尝到农大的味道 。 之所以是22800袋酸奶 , 是因为114*100*2=22800 。
我相信 , 到现在仍然很多人还记得它 。
以前也没想过 , 学“养牛”的学生会创业做酸奶 , 在年初我们做调研的时候赶上了考研复试 , 有许多朋友就在问“农大竟然没有自己的酸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 坚定了我们的想法 , 如果没有 , 那就去创造 。 不只是一款酸奶 , 讲好农大故事、传递农大情怀 , 作为学农的我们 , 更为重要 。 自校庆亮相以来 , 这款产品不仅出现在了食堂 , 许多校友、同学还跟我们沟通想要寄回家给家人尝一尝 , 我们的项目也因此受到了如凤凰网、***、梨视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
我们曾说 , 这杯酸奶 , 虽然只是我们献给农大的第一个小礼物 , 未来还会有更多可能 , 但也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和爱 。 幸运的是 , 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 , 拿酸奶来爱你 , 我的农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