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游纪历史会说话|放在今天仍令人惊叹,古代为什么没有假银票?古人的防伪技术绝了

在古装剧里 , 我们经常会看到剧中的角色用银票代替不便大量携带的银子 , 而店小二看到银票之后 , 就会立马开启无微不至的服务 。 每每看到这样的情节 , 不少人总有疑问 , 难道古代没人伪造银票?店小二怎么也不验验银票真假?
其实 , 在纸币出现之初的宋代 , 确实出现过大量假银票案 , 尽管宋代的一些交子上直接印有“伪造者处死”的字样 , 但面对暴利 , 制假行为依然无法杜绝 , 朝廷每年为此损失白银无数两 。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放在今天仍令人惊叹,古代为什么没有假银票?古人的防伪技术绝了
文章图片
没办法 , 既然掉脑袋都威慑不了这帮人 , 朝廷只好不断改良自己的防伪技术 , 到明清时 , 这些伪造银票的罪犯已经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 , 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 而这些防伪技术即使放在今天来看 , 仍令人惊叹不已 。
首先是 , 控制印钞用纸 。
用纸一直是银票防伪中关键的一环 , 明朝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使用的是桑皮纸;清代发行纸币时 , 主要以高丽纸和白色台笺纸为原料 。 作为币纸的材料 , 这些纸张墨韵层次鲜明 , 难以仿造 , 民间也是禁止采购的 。 这就从根源上pass掉了一部分伪造者 。
其次是 , 采用微缩花纹 。
熟悉现代纸钞防伪的人都知道 , 纸钞上有许多在放大镜下都未必能看清的精美花纹 , 这些花纹也多数都是手工绘制再刻于印版上的 , 其作用就是防伪 。 而古代银票上也有类似的设计 , 上面精细的花纹大部分都是手工雕刻 , 房屋、花鸟甚至名人字画都可以用来防伪 。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放在今天仍令人惊叹,古代为什么没有假银票?古人的防伪技术绝了
文章图片
第三 , 频繁更换票版 。
再复杂的画面 , 只要伪造者肯花时间 , 最终还是能复制出来 。 所以 , 意识到这一点的朝廷 , 开始玩更狠的:频繁更换银票的印制母版 。
一般来说 , 从元代开始 , 随着制造业技术的进步 , 钞版更换越来越频繁 , 最多使用一年就会更换 , 并销毁旧版 , 这极大增加了伪造钞版的难度——伪造者还没研究明白怎么伪造 , 就发现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 , 那还伪造什么?
除此之外 , 就是原始水印、防伪印章等元素 。
水印 , 在现在的钞票中几乎是必然要添加的防伪技术 。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在明清时期 , 原始水印技术已经充当起“防伪急先锋”了 。 在当时的造纸过程中 , 人们会通过丝网的变化 , 人为地使纸浆的密度和厚度不均匀 , 从而形成只有对光可见的夹层下图案 , 而且 , 现代钞票的水印防伪技术 , 正是由此而来 。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放在今天仍令人惊叹,古代为什么没有假银票?古人的防伪技术绝了】这样看来 , 古代伪钞贩子太难了 , 但这还远远不够 , 朝廷还有更狠的招数!
明清时期 , 为了防伪 , 晋商专门设计了微雕章 。 所谓微雕 , 就是将极细密的内容文字或图案刻在一方正常大小的印章内 , 微雕内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 而且 , 还不是节选 , 是全文!
丝游纪历史会说话|放在今天仍令人惊叹,古代为什么没有假银票?古人的防伪技术绝了
文章图片
这300多个字 , 不仅雕刻精细 , 工匠在雕刻时 , 晋商们还专门吩咐工匠故意刻错几个字 , 而这些故意刻错的字每月都更换 , 让想打这一主意的人顿觉难于登天—首先 , 能做出微雕印章的人 , 本来就没有几个 , 其次 , 谁又能知道这个月的钞票刻错了哪几个字呢?
把银票的防伪做得如此之“绝” , 可见古代并不是没有伪造银票者 , 只是被这些手段折磨得断了念想 。 这些物证留存至今 , 也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古人在银票防伪上展现的高度智慧 。
有趣 , 有料 , 有深度作者|大合鸟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