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篮球|CBA的四节四人次已经没有尝试的必要了( 二 )


说完球员、球队、战术 , 再说国家队 。
前面已经说了顶尖球员打低强度的比赛就是倒退 , 在战术水平不高的球队打球进步也有限 , 还有个关键问题 , 就是降低比赛强度后 , 会增加国家队的选拔难度 。
比赛强度就像一把尺子 , 以前的强度是100的尺子 , 超过这个尺子就是在CBA打出来了 , 可能有20个球员 , 而现在的强度尺子变成了80 , 结果不用说 , 超过80的球员也在尺子之上了 , 又多了20个球员 。
大家一看 , 好啊 , 国家队人选多了 , 开心啊 , 是吗?红蓝分队的苦果还不远呢 。
只透过低质量的比赛数据 , 是没那么容易分辨数据相当的球员的能力差距的 , 当面对数据相当的球员 , 国家队该不该给机会?不给肯定不行 。
就好比顾全唐正东 , 明知道不行 , 但就是不能不给机会 , 而四节四人次后 , 又多了20个这样的球员 , 全部试一遍 , 那就是两届预选赛+两届杯赛了 , 嗯 , 试完这些国家队替补 , 再扭头一看国家队几个主力 , 老了……选择下一波人重建吧 。
这选来选去 , 是不是降低了国家队本来应该更强的替补实力?替补水平来回波动 , 国家队出成绩的难度是不是变得更大了?
至于 , 比赛的观赏性、强弱差距拉大、比赛悬念这些就不说了 。
我们的顶尖天赋球员 , 根本不缺球权 , 缺的是高质量比赛的经验和熏陶 , 国家队组成就是由顶尖天赋组成的 , 顶尖天赋打低质量的比赛数据提升和能力进步不存在必然联系 , 如果有太多顶尖天赋没有达到预期 , 要么是最开始的预期过高的问题 , 要么就是发展过程的问题 , 发展问题就是联赛问题了 。
还是那句话 , 中国篮球的架构有问题 , 在错误的架构内随便怎么正确的折腾 , 也正确不到哪里去 , 没有二级联赛就是致命的 , 二级联赛多重要?赵睿、姜宇星、朱彦西已经给出了答案 , 像王哲林、周琦、郭艾伦、翟晓川这些顶尖天赋刚进入CBA就是主力甚至核心待遇 , 但有些球员在22岁之前就是打不了CBA , 他们只能在22岁技术大成后才能在CBA立足 , 但18-22岁这个阶段去哪里涨球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