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经观头条 | 错失十年发展期、技术落后两三代,中芯国际会国产芯片突围的白马吗?( 二 )


上述二级市场的投资总监判断 , 本次200亿元只是中芯国际庞大融资计划的一部分 , 对于公司下一步10/7nm研发 , 200亿是远远不够的 。 “资本对中芯国际的期待很高 , 它可以采用分阶段融资、阶段出产品的方式 , 将资金的需求拆分为若干里程碑 , 以此减少公司的压力” 。
一位负责TMT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对采访人员表示 , 当前行情下 , 凭借中芯国际所具备的产业地位 , 加之政策驱动力 , 不会缺少资本 。 “目前市场的兴奋度很高 , 像一条陡峭上行的斜线;而相比之下 , 半导体公司的发展是基于多年的研发积累、缓慢上行的 , 二级市场的疯狂远超这个行业增长速度 。 ”
Wind数据显示,半导体板块在2019年涨幅达128%,远超同期上证指数 。 贺茂飞认为 , 这一波行情是从2019年5月华为事件后开始的 , 且延续至今 , 现在机构开始将资金投向资产较重的材料、设备端 , 而先前偏重投设计端 。
二级市场的热度 , 已经传导至一级市场 。 该人士称 , 圈内也不乏一些极端现象:在一级市场 , 很多机构投资人只看收入、净利润 , 一旦一家半导体公司达到上市条件 , 就会去追投 。 “只要有政策驱动 , 哪怕亏损也会有很多机构争着投 , 尤其是一些对国家有关键意义的项目 , 机构甚至尽调都不做 , 直接进入” 。
中芯国际财报显示 , 公司每年用几乎两倍的净利润投入研发 , 过去3年的研发费用率是:17%、19%、22% , 已高于对手台积电的8%、8%、9% 。
与此同时 , 近三年来 , 中芯国际获得的政府背景的基金的支持也不断增加 。
今年6月 , 上交所发布信息称 , 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 。 其中 , 科创板上市证券将依据修订后的编制方案计入上证综合指数 。
而作为科创板备受关注的科技第一股 , 中芯国际被纳入指数几乎顺理成章 。
这条信息也被市场猜测为中芯国际即将获得更大支持的信号 , 将为其后续得到更多大基金的支持铺平了道路 。
不过 , 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也表示 , 投资机构的高期待 , 以及过于庞大的融资规模 , 也会给中芯国际造成业绩压力 , 公司的产能必须用在一些盈利性强的业务上 , 当订单需求量很大时 , 可能会压缩一些研发项目的空间 , 拖慢研发进度 。 而中芯国际是个研发密集型的市场化企业主体 , 它的技术攻关、人才培养 , 即使没有走弯路 , 也需要时间 。

4000-5000亿元 , 是前述二级市场投资总监给中芯国际出的估值 。
另一位长期追踪半导体的券商分析师 , 给出的保守估值是5000亿 。 他说 , “从公司来看 , 推动估值的首要因素是7nm先进工艺的量产 , 因为该技术意味着公司技术能力达到全球第二 , 足以支撑国产手机 。 ”
在芯片行业 , 14nm和7nm , 是公认的两道坎 。 前者可应用于工业端 , 也就是B端 , 但也可应用于手机等C端产品;后者对应的则是对芯片要求更高的C端 。 对于芯片厂商和下游厂商而言 , C端都是必争之地 , 有“现金奶牛”之说 。 华为之痛 , 也正源于此 。
所以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发展中芯国际 , 是中国减少芯片对外依赖为数不多的选择 。
在攻克14nm量产关后 , 业界对中芯国际的期待是 , 何时能够攻克10nm/7nm制程 。 这是推高公司估值的关键因素 。
芯片是个特殊行业 , 资金和技术需求极为密集 , 技术迭代又非常快 , 技术和市场都高度封闭;而行业经验又表明 , 要想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 几乎不可能 。 这些都给行业追赶者带来了巨大挑战 。
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曾对外表示 , 中芯国际7nm工艺的发展路线与台积电相差不大 , 虽然现在差距很大 , 但是现在也已经能够量产14nm芯片了 。
此前 , 台积电和三星均宣布 , 今年就要开始5nm芯片的量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