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感——成功文案背后的密码( 二 )


结果也很清楚 , 英语培训机构无法实现消费者预期结果 。
既然 , 文案不能在文案里面清晰的写明消费者使用产品后的结果 , 那如何解决商品的转化问题呢?
认知:消费者买的是感觉 , 而不是产品本身
“不要卖牛排 , 要卖滋滋声” 。 这是营销大师爱玛.赫伊拉在1937年所著的《赫伊拉法则》中提到的名句 。
“滋滋声”就是一种能够刺激消费者感觉的利器 。
下面的文字是笔者为安徽的博士馒头创造的系列文案中的一篇:《红枣馒头》 , 背景略过不谈 , 可以讲的是产品人格化后的场景代入 。
对于街边店馒头的消费者而言 , 早餐和晚餐是馒头的主要消费场景 , 故而有普通劳动者“早起的晨韵和晚归的脚步” 。
他(她)们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和不平 , 故而对于生活无比珍惜和热爱——“甘之若醇 , 平凡如故!
红枣与小麦的邂逅 , 来自于早起的晨韵和晚归的脚步 , 没有E=MC2的链式反应 , 只是默默的相拥 。
你和我 , 生活就是如此 。 甘之若醇 , 平凡如故!
对于阅读者而言 , 估计在阅读这篇文字后 , 会产生很强烈的画面感和代入感 。
不错 , 这就是生活 , 这就是人生!
同样 , 估计有很多人购买商品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 。 我们只是看了一下产品的标签就把产品扔进了购物车 , 或者是 , 女性在看李佳琦的直播的时候会无脑剁手 。
结果呢?口红物流到货后 , 没有使用 , 直接扔进柜子 。
产生这种现象的背后因素有很多:如羊群效应、如精神上的愉悦感 。
殊路同归 , 无论那种方式产生的感觉都是文案背后的成功密码 。
只有在营销过程中塑造了这种用户参与的感觉 , 产生了极佳的代入画面感 , 才会获得极佳的消费转化率 。
小结
文案不是产品的代言人 , 也不是产品利益的输出者 。
当基于广告法或其它商业因素不能给消费者以恰当的利益承诺时 , 我们需要通过文字的魅力给予消费者适当的感觉 。
当消费者能进入文字所描述的世界的时候 , 您和您的文案就成功了 。
这也是人性使然 , 沉醉于其中 , 获得极佳的心理释放 。
作者:吴虹辰;微信订阅号:三稳人
本文由 @吴虹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未经作者许可 , 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 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