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刑法若离开民法将很难做判断


广州日报|刑法若离开民法将很难做判断周光权
近日 , 在“清华民法典系列讲座”首场活动暨启动仪式上 , 著名刑法专家、清华大学周光权教授揭秘了他参与民法典制定的全过程 。 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刑法专家之一 , 周光权从2015年开始便全程参与了民法总则的制定和民法典的立法工作 。 周光权表示 , 刑法和民法的关系非常密切 , 比如财产犯罪和经济犯罪通常需要考虑民法立场 , 如果离开民法 , 刑法往往很难做出判断 。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程依伦
周光权称 , 民法对于大众有着重要性 , “我们一旦开始用手机 , 每天要完成20个左右的民事行为 , 这些行为都是有民事法律保护的 。 ”
民法典并非简单整合
周光权见证了民法典制定的全过程 。 他回忆 , 为了能够让民法典更加完善 , 5月24日下午 , 35个代表团、1100多名代表 , 共提出了1800多条意见 , 凡是重要的意见代表们都会认真逐条地讨论 , 生怕错过每一个重要的建议 。
“民法典是5月28日高票通过的 , 说明与会代表一方面认为民法典很重要 , 另一方面认同立法中所做的这些探索 。 我作为其中一员觉得很欣慰 。 ”
周光权称 , 制定民法典并不是一个“把以前的法律整合起来”的过程 , 其中有不少创新、探索和成就 。 首先 , 把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梳理列举出来 , 然后积极回应 。 “比如说夫妻共同债务问题 , 原来的婚姻法对这块的规定不太明确 , 这一次就把这个弱项彻底补起来 , 到底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 , 讲得特别清楚 。 ”其次 , 像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很多问题 , 比如涉及隐私权、人们的很多个人信息都是通过各种途径被窃取和泄露的 。 这时候该怎么保护?民法典在人格权编里面把这些问题都尽可能地填补了 。
除此之外 , 周光权特别提到 , 这次民法典还有一些创新 , 比如通过基因编辑来使孩子出生这样一些违背科学伦理的实验 , 民法典也表明了态度 , “基因编辑等科学实验必须遵守法律 , 并受到伦理的约束 。 我觉得这是特别大的创新 。 ”周光权说 。
立法研究严谨到标点符号
周光权称 , 在民法典通过以后 , 他也关注到一些质疑的声音 , 但立法始终是一项带着遗憾的艺术 , 无论是什么法律 。
他提到 , 包括民法典中的一些词语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 也是再三研究、斟酌后才选定的:“比如关于书面合同什么时候生效的问题 , 旧的法律是当事人‘签字’后生效 , 现在我们把‘签字’改成了‘签名’ , 就是说你必须签本名 。 所以斟酌得很详细 。 ”
“再比如第1259条里面是用一些事项并列(‘以上’、‘以下’、‘以内’、‘届满’) , 第1260条是不同的法律并列的 , 这些并列的事项中间都用了顿号 。 有人提出 , 这不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标准 , 但其实这个也是研究过的 , 如果大家去看现在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的一些正式文件里 , 会发现官方文本都是用了顿号 。 ” 周光权说 。
“当然 , 法律也是一项‘留白’的艺术 。 这次立法从2015年启动到现在五年时间 , 分两步走 , 一千多条 , 确实有些问题是还没解决的 , 但没解决不等于没研究过 。 ”周光权提到两个例子 , 一是关于网约车平台的监管义务和侵权责任问题 , 二是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问题 。 “这些问题相对比较复杂 , 国外也没有相关经验 , 需要我们去探索 , 去反复研究 , 平衡各种关系 。 ”
【广州日报|刑法若离开民法将很难做判断】“总体而言 , 这次民法典的立法是21世纪中国立法机关完成的重大立法工程 。 这个立法对权利的保障我觉得是比较周全严密的 , 一方面比较科学合理 , 另一方面也是比较管用的一个法律 。 ”周光权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