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孩子顶替公职:刚不尿炕为何就去尿淹别人?
山东菏泽“校长11岁儿子顶替他人公职”的事情 , 再次将“冒名顶替”的底线击穿 。 前些天 , 山东揪出的“系列顶替事件”中 , 无论是陈春秀 , 还是苟晶 , 都属于学历被顶替 。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 , 就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被换掉了 。 然而 , 回到“11岁小孩领取国家工资 , 被指顶替他人”的事情上 , 显然已经不只是“换掉敲门砖”的问题 , 而是直接将“命运的坑位”换掉 , “连砖带坑”一锅端 。按照“受害者”的说法 , 在2014年11月 , 他查到有个和自己同名 , 同姓 , 同身份证号的人在菏泽市牡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班 , 才知道在1999年 , 自己被当时只有11岁大的小孩“冒名顶替” , 对方从当时起就一直拿着“国家工资” 。 目前 , 菏泽市牡丹区相关部门已经发布通报 , 对5名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 与此同时 , 顶替者被单位除名 , 他的校长父亲也被撤职处分 。说实话 , 发生这样的事情 , 总让人感到有些诡异 。 如果说“冒名顶替”他人入公职已经足够不可思议 , 那么11岁的小孩 , 才刚过不尿炕的年纪没几年 , 为何就敢轻易的尿淹别人的命运呢?“这一切” , 其实从媒体报道中 , 标签化很重的标题中就能看出来 。毕竟 , 对于“山东校长11岁儿子冒名顶替他人入公职”而言 , 没有人相信 , “这一切”是11孩子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务 。 所以 , 主要的拷问自然就直指“校长身份的父亲” 。 甚至 , 我们可以想像 , 对于顶替者而言 , 在当时的年龄 , 他可能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 , 对于这起“冒名顶替”事件 , 确实跟“陈春秀”事件 , “苟晶”事件不太一样 。 因为 , 在一定程度上 , 顶替者的年龄 , 决定他所在具体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 说得更为直接一些 , 作为顶替他人入公职的11岁孩子 , 可能他“非法所得”的工资 , 很长一段时期 , 都应该是其父母掌控着 。所以 , 顶替者的父母应该是最初阶段的“受益者” 。 当然 , 综合起来看 , 这家人都比较可恶可恨 。 只是 , 人们更关注的是 , 作为未成年的孩子 , 竟然可以这样明目张胆地进入公职体系 , “尿淹”退伍转业军人的命运 , 不得不说 , 有些玄幻 , 有些魔性 。要知道 , 二十年前的“人情勾兑” , “钱权勾兑”是比较猖獗的 , 即便明知道如此 , 可能也不能改变现实 。 就如被顶替者说 , 2014年自己已经发现问题所在 , 可是自己多方寻求说法 , 都不满意 。 说到底 , 就是有人知道怎么回事儿 , 但是不去给办理 。然而 , 顺着最近“山东的冒名顶替的大风” , 这样的事情才浮出水面 , 不知道属地的相关部门有何感想 。 毕竟 , 这位哭天喊地的“受害者” , 曾经是位军哥哥 。 如果说 , 连退伍军人的饭碗都敢这样去不当回事儿 , 确实就有很大的思想问题 。过去 , 人们都以为 , 喜欢捏柿子的人 , 总爱挑软的捏 , 可就这件事情来看 , 有些人面对利益的诱惑 , 真是不分软硬 。 说实话 , 如果军哥哥的饭碗 , 都能被11岁的孩子抢走 , 那么“作恶之蛆”还有什么不敢干 。 所以 , 请别低估“作恶之蛆”的野心 , 他(她)们真是可吞万物 。当然 , 目睹山东教育界的冒名顶替事件后 , 很多人直言教育公平被打破 。 可事实上 , 回到社会公平的考量上 , 教育界的不公平 , 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 因为 , 就从“山东校长11岁儿子冒名顶替他人入公职”的事情上而言 , 就说明 , 有太多关系被勾兑 , 有太多钱权被勾兑 。事实上 , 这样的事情 , 在十几年前 , 在民间时有传出 。 我们也可以想象 , 既然不符合常识的11岁孩子都能被推上公职的位置 , 就说明类似的事情 , 并非个例 。 并且 , 也可以想象 , 为何 , 最近传出的“冒名顶替”事件 , 都是二十年前遗留下来的问题 。就是因为 , 那个时代的“人情勾兑” , “钱权勾兑”被常态化 , 也就是“官本位”思想已经走向某种泛滥成灾 。 因为 , 对于很多人来讲 , 真正的荣耀不是自己有多强 。 而是 , 只要家里有为官者 , 就觉得自己可以省心省事 。 虽然 , 很多时候美其名曰“有面子” 。不过 , 在“冒名顶替”事件之后 , 作为治理性的复盘 , 有不少人提出要严惩的逻辑 , 也就是除却要给“作恶之蛆”行政式的内部处罚 , 还要尽可能的上升到法理的审判序列 , 只有如此 , 才能彻底性的打击“冒名顶替”的操作 。 对于这种提法 , 近乎一呼百应 。但是 , 目前来看 , 即便可以实施 , 也只能等到“下一波”冒名顶替事件的浮出 。 毕竟 , 要走向程序性的打击 , 就要从根本上建立程序问责的体系 。 只有如此 , 才能将打击摆到明处 , 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 , 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公平氛围下的“安全感” 。至于 , 来自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 很多时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 , 而是效率和被关注的概率问题 。 毕竟 , 并不是所有的冤屈之声都能被听见 。 所以 , 建立更为有效的程序追责机制 , 就显得很迫切 。 而这些期待 , “陈春秀” , “苟晶”已经错过 , 但是 , 期望未来的悲鸣者能赶上 。不得不承认 , 有些“冒名顶替”违背良心 , 违背道德 , 违背法理 。 有些“冒名顶替”却在这些基础之上 , 违背基本的“常识” 。 11岁就能去公职单位上班 , 这是何等的威风 。 就算回到“大清时期” , 皇帝紧急即位 , 也需要父亲驾崩后才行 。 可是 , 事情就是这样不可描述 。于此而言 , 这位校长父亲确实敢为 , 帮助他成事的人也确实敢办 。 约翰·密尔说 , 比起个人来 , 时代更容易出错 。 可我想说 , 比起看得见的可恶 , 那些不可想象的可恶更加伤天害理 。 11岁就不干活拿工资 , 这意味着他不仅“尿淹”被顶替者的命运 , 也在“尿淹”基本的秩序壁垒 。只是 , 面对未来时 , 也要想到一个大概率的现实: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 , 永远在结巴中前进 。 “冒名顶替”的事情未来依然还会出现 , 而我们最大的期待不是赶紧去“清零” , 而是希望这样的事情逐步减少 。 毕竟 , 对于这种事情而言 , 总是存在的 。原创文章 , 谢绝转载 , 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
推荐阅读
- 溺水身亡|祖孙3人落水,爷爷自救逃出孩子却溺水身亡,家人痛哭流涕
- 被顶替上大学陈春秀再次发声求助
- 青年|冷静是孩子非常重要的能力——13岁少年危急关头教科书式救大人
- 犯罪|孩子误食硬币,菏泽街头上演生命通道
- 顶替|被顶替上大学陈春秀再次发声求助 两个高考生 命运被改写
- 别掐灭农村孩子的希望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让孩子不要甘心做“砖”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 那个四岁让梨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 青年|孩子幼儿园过生日,宝妈送蛋糕却被原封退回?老师:只收双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