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高考语文:考试做诗歌鉴赏题时,常踩的“坑”都有哪些?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高考语文:考试做诗歌鉴赏题时 , 常踩的“坑”都有哪些?
在答诗歌鉴赏题的时候 , 很多同学都会遇到一些问题 , 而这些问题无外乎下面的几种 。 赶紧学起来 , 高考不再在这丢分 。
01
不能联系全诗 , 片面答题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 然后回答问题 。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
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坡头路 ,
自爱铿然曳杖声 。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 , 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 , 也是他的“号”的来源 。 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
【试题】
很多评论者都认为 , “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用得极好 , 你的看法如何?请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
【缺陷答案】
他既写出了月光之洁白、月夜之清静 , 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 。
【缺陷分析】
这个答案的可取之处是看到了“清”不仅指客观的景 , 也映射诗人主观情感这一层 , 但它显然只注意到了“雨”和“清”的一般意义 , 就从经验出发(而不是从诗歌本身出发)武断地得出了诗人心情孤寂、凄冷的结论 。 其实只要考生注意三、四句中的“莫嫌”和“自爱”这些关键词 , 再联系雨洗月清后东坡清朗澄澈的意境及注解中的说明 , 是很容易理解到诗中“清”不仅指景物清新宜人 , 也应指心情的清净恬淡这一层的 。 着眼全诗 ,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这个答案的另一缺陷是过于笼统 , 没有考虑到题目中所说的“请具体说说你的理由”这一要求 。 如果考生注意到了“具体” , 自觉地去联系全诗 , 也许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缺陷答案了 。
【参考答案】
这首诗里的“清”字既写出了月色和地面景物 , 又写出了心情 , 情景交融 , 的确很好 。 一场雨后 , 天空和地面都很洁净 , 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 , 倾泻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之上 , 显出一澄明清朗的境界 , 这是写景;诗人虽然被贬黄州 , 仕途坎坷 , 但随遇而安 , 开朗乐观 , 心净无尘 , 这是写情 。 二者和谐统一 。
02
不能知人论世 , 架空分析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 然后回答问题 。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 , 加我林壑清 ,
驱烟寻涧户 , 卷雾出山楹 。
去来固无迹 , 动息如有情 。
日落山水静 , 为君起松声 。
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 。 涧户 , 涧边的人家 。 山楹 , 就是山岩凿成的房屋 。
【试题】
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子的形象?请试作具体说明 。
【缺陷答案】
诗人描写的是一位喜欢往返于山水田园、寻常人家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乐他人的隐士形象 。 “驱烟寻涧户 , 卷雾出山楹” , 风出没于寻常人家 , 表明它追求的是闲适安乐的生活;“日落山水静 , 为君起松声” , 风在日落了山水也静了时 , 吹动松树发出一阵阵松涛 , 使夜不沉寂 , 表明了它的情意 。 诗人所咏之风 , 正是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 。
【缺陷分析】
这个答案的可取之处是先概括再具体 , 层次清楚 。 但说风是一个隐士形象就有点架空分析了 。 教材中有《滕王阁序》 , 考生对王勃应该不陌生 , 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 , 怎么会成隐士呢?如能知人论世 , 这样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
【参考答案】
诗人笔下的风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形象 。 它使山林清爽 , 它驱散烟雾 , 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 , 为人们吹响松涛 , 奏起大自然的乐章 。
03
只及一点 , 答题不周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 然后回答问题 。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 , 分付鸣筝与客心 。
推荐阅读
- 墨笔|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尽墨笔悠扬,观己常有量
- 锐龙|高考过的后浪需要用“芯”加持-----AMD锐龙本和你们最搭!
- Chief7|再上慈溪桃花岭古道,山谷传来古筝声,与天籁和鸣,意境真美好
- 学术那些事|赠书丨这里有你最想要的语文书,快来pick它吧!
- H·坏先森|迷你世界中造水车:简简单单的江南意境
- 齐鲁壹点|高考志愿填报大讲堂现场!聊城眼科大伽现场分享报考“眼科必知”
- 上游新闻|江爱群:长安DNA里的教育基因助力千万学子圆梦高考
- 孩子|“孩子高考完,来谈谈离婚的事”,委曲求全的爱,对孩子是好是坏
- 梯田|梯田里的意境民宿
- 蒙面的大侠|决战高考后,她想用极限荡绳迈进人生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