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面对被打残的赵国,白起为什么宁死也不带兵攻打?,长平之战后
白起之所以不愿意再次带兵攻打赵国 , 实际上是其综合考虑到双方军事潜力与战略局势之后的结果 。
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之间关乎生死的一场国运之战 , 由于赵国在外交战略、军事后勤等方面的诸多失误 , 长平之战最终以秦国的胜利作为结束 。
然而 , 这场战争却不是一边倒碾压性的“大胜” , 秦军赢得并不轻松 。 单独看双方战场厮杀造成的损失看 , 秦赵两军都折损了20多万 , 几乎是1:1的伤亡比 , 秦军胜就胜在投降后又被白起下令坑杀的那20来万赵军 。
20多万秦军 , 是什么概念 , 大致也占了秦国的一半军力 。 耗损了这么多的有生力量 , 长平之战对秦国来说 , 用“惨胜”来形容 , 可能更加贴合实际 。
文章图片
在长平之战中 , 决定双方胜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粮饷的补给问题 。 赵国尽管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军力大增 , 但却缺乏相应配套的经济改革 , 很难经得起长时间对耗的持久战 。
长平之战后期 , 赵国决策层之所以拿掉防御型的廉颇 , 换上进攻型的赵括 , 也与赵国国力的严重损耗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 当时赵军军粮几乎已经难以供应了 。
而赵国如此 , 秦国又好得了多少?“士民倦、粮食缺”的秦国 , 其实已然是强弩之末 。 白起之所以坑杀赵卒 , 除了担心数量这么大的赵军哗变外 , 更现实的因素 , 则是秦国根本没有那么多粮食养俘虏 。
本来按照白起的打算 , 是乘胜追击直接攻下邯郸灭亡赵国 , 但秦相范睢却因担心白起再建功劳 , 在秦昭襄王面前极力主张在谈判桌上迫使赵国割地 。
文章图片
公元前260年9月 , 白起被秦昭王召回 , 曾经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袭扰赵军补给)的河东之民也被迅速解散回国 。 可以说 , 此时的秦国已经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 白起拒绝秦昭王的挂帅命令发生于公元前259年 , 此时距离长平之战的结束仅8个月左右 。 在这段时间中 , 秦国通过外交和内政慢慢恢复着长平之战所造成的战争创伤 , 并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机继续消化吞并的上党等地 。
然而 , 战争不是回合制游戏 , 在秦国慢慢恢复实力的当下 , 作为战败国的赵国 , 则更是因这一时机而获得了新的生机 。 在秦王要求白起挂帅 , 继续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之时 , 双方的作战难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
《史记》里记载着白起劝秦王息兵的谏言:“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 , 赵应其内 , 诸侯攻其外 , 破秦军必矣” 。 这可以说是极富战略远见的一段话 。
在长平决战发生之前 , 赵国曾经因为千里运粮而陷入窘境 。 但这次作战区域并非远离赵国核心区域的上党 , 相比于运粮路程足有数百里之遥的上党 , 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 , 既是其政治核心 , 也是其财富汇聚的重要枢纽 , 背靠这种被赵国经营多年的坚城 , 赵军几乎不用担心粮草不济的危险 。
而相比之下 , 秦国的运粮难度却成倍上升 。
同样以长平之战作为对比 , 在这次战役中 , 秦国、赵国国都距离上党的直线距离约是2比1 。 也就是说 , 秦国攻打邯郸时 , 其补给线被硬生生拉长了一倍 。 而且在这一路段上 , 太行山、黄河等天堑 , 更是秦军运输粮草的最大麻烦 。
文章图片
比粮草问题更加严重的 , 是赵国军队作战士气的转变 。
与争夺上党之时赵国内部的犹疑与矛盾不同 , 防守邯郸 , 是赵国人无可逃避的责任 , “覆巢之下无完卵” , 在国都被秦军攻打的当下 , 赵国军队几乎是以避无可避的决心被推上了战场之上 。
更何况 , 赵国四十万冤魂哀鸣未息 , 长平战场上的累累白骨 , 邯郸都城内的满目缟素 , 都使得此时的赵国与秦国结成血仇 , 在这种情况下 , 秦军在士气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
推荐阅读
- 融睿历史|竟不如一位口吃的大臣,汉朝那些事18:在刘邦眼里戚夫人夜夜哭泣
- 星稀月暗|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 历史将军令|而是将人性看透了,为何郭嘉会算得那么准?他不是神
- 生活中的风尘|历史上的兰陵王与民间流传有何不同?其母何人?引来种种猜测
- 千谈历史|此人大喊: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他是谁?,听闻诸葛亮去世
- 夜光拖鞋1号|历史上的周瑜是雅量君子还是鸡肠小人?,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
- 哒哒萌|反被观音所阴,太上老君在平顶山阴猴子
- 送历史个救生圈|赵武灵王在此地饿死,后世皇帝对此地讳莫如深,秦始皇在此地驾崩
- 『历史揭秘』罗马奴隶主买来女奴隶后,如何对待她们,真实情况无法想象
- 谈古论今说历史|不是士兵问题,而是另有原因,宋朝打不过蒙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