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胜利!"北斗专列"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年轻的胜利!"北斗专列"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文章图片

↑发射塔架前的北斗人合影 。
年轻的胜利!"北斗专列"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文章图片

↑研制现场的北斗人 。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得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时 , 46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主任设计师胡炜向采访人员感慨:“这是创新的胜利 , 也是年轻的胜利 , 我们就是要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创新的冲动!”
这位航天“老兵”所在的队伍 , 成功研制出长三甲系列火箭 , 后者成为我国唯一的“北斗专列” 。 2000年 , 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 至今共进行了44次北斗发射 , 将全部北斗卫星成功护送升空 , 发射成功率达100%--即便放眼世界航天舞台 , 这样的成绩也比较罕见 。
然而 , 在“北斗专列”的研制过程中 , 这支队伍面对的挑战是 , 既要有稳定的技术状态 , 又要不断改进提高火箭的适应力和可靠性 , 这一度被认为是“鱼与熊掌 , 不可兼得”的挑战 。
为了“鱼与熊掌”兼得 , 胡炜带领当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总体设计团队 , 仅用几年时间 , 就完成了以多窗口发射技术和复合制导技术为代表的多项技术攻关 , 攻克了低温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低温加注后长时间停放等研制难题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近了这些90后航天人 。
改变30年不变的流程
今年30岁的朱平平 , 虽然是火箭研制团队里的年轻面孔 , 但是担任长三乙火箭动力系统指挥的他 , 已经是研制团队的骨干 。 队伍里还流传着他的几则故事 。 其中一个和火箭加注有关 。 因为火箭加注的所有环节 , 朱平平都必须在场 。
在一次火箭执行北斗任务时 , 意外突然发生 。
数据显示:常规加注量比要求值低了一些 。 朱平平的神经立即绷紧 , 他和同事停下手头的活儿 , 第一时间定位故障、重新计算加注量、讨论解决方法 , 精准完成了一系列危机处理动作 。
【年轻的胜利!"北斗专列"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等问题解决后 , 火箭可以准时发射 , 朱平平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
之后 , 他被确诊为急性肠梗阻 。 医生告诉小伙子 , 情况很危急 , 有的急性肠梗阻发展过快 , 甚至会导致死亡 。 朱平平听后冒出一身冷汗 , 在此前的任务过程中 , 他虽然感到腹部疼痛 , 却总觉得可以忍 。
“那时候 , 确实顾不上那点疼痛了 。 ”朱平平说 。
和这位90后有关的另一个故事 , 关键词是“打破传统” 。
在点火发射前 , 长三乙火箭需要补加两次推进剂 , 这样的流程在中国航天领域已经沿用了近30年 。 朱平平却成功地将两次补加“合二为一” , 打破了这一传统 , 改变了这项30年不变的流程 。
朱平平告诉采访人员 , 以前的“第一次补加” , 是为了预冷发动机 , “第二次补加” , 则是补充预冷时挥发的推进剂 。 不过 , 一次补加 , 就需要上百条口令 , 要不断打开、关闭各种阀门 。 这不仅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 还暗藏了一些出错的风险点 。
“有没有可能压缩流程呢?”朱平平和同事们大胆设想 , 让推进剂靠重力作用流入发动机 , 并适当延长预冷时间 , 以达到预冷效果 , 这样就能精简加压、泄压的流程 , 减少推进剂挥发 。
很快 , 朱平平的设想在地面试验中得到验证 。 不过 , 补加环节已经非常临近发射 , 任何一点小失误 , 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 必须反复推敲、反复验证 。
“这个事情 , 可不是讲一个故事那么简单 , 必须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因素 , 比如 , 推进剂挥发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 ” 朱平平说 , 他和团队就此又开展了多次大型试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