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财经|“给银行发券商牌照”背后的棋局( 二 )


2008年 , 在次贷危机冲击下 , 五大投行摇摇欲坠 。 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相继破产倒闭 , 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并购 , 高盛、摩根于2008年9月21日被批准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 , 方才逃过一劫 。
正因为此 , 有人讲2008年金融危机几乎消灭了独立投行 , 催生了全能银行主导金融体系时代的到来 。 此言不虚 。
就中国而言 , 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体系的压舱石 。 2019年 , 国内133家券商 , 总资产7.26万亿元 , 仅为银行业总资产的2.5%;净利润1231亿元 , 也仅为商业银行净利润的6.2% 。
零壹财经|“给银行发券商牌照”背后的棋局
本文插图

只有背靠银行 , 才能算是航母 。
3
银行不是来做鲶鱼的
还有人讲 , 银行进入证券行业 , 会带来鲶鱼效应 , 刺激证券行业经营效率的提升 。 问题是 , 银行这么大体量 , 可不是来做鲶鱼的 , 杀鸡不用宰牛刀 。
银行入局 , 着眼点在于直接融资 , 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 比如 , 老大难的问题——投贷联动 。
投贷联动 , 将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结合 , 能发挥“1+1>2”的效果 。 但投贷联动 , 需整合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 , 分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根本做不到得心应手 。
最大的难题是退出问题 。 投贷联动 , 讲究“以投补贷” , 用投资收益弥补贷款风险损失 , 但要获得股权投资收益 , 项目退出是大前提 。
对银行而言 , 只有补齐了券商牌照 , 前期投贷联动 , 后期上市辅导 , 一条龙服务 , IPO退出有望 , 整个业务才能“活”起来 。
当前 , 国内大中型企业杠杆率高企 , 投贷联动能助其降杠杆;中小企业贷款无门 , 投贷联动助其获得贷款机会 , 可谓恰逢其时 。
更重要的是 , 对银行而言 , 获得券商牌照后 , 有能力涉足资本市场 , 还能反过来带动企业深度参与资本市场 。
企业的价值创造 , 存在两个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 商品市场中 , 企业靠销售商品和服务获得营业收入 , 销售的是过去和现在;资本市场中 , 企业靠发展前景和预期进行股权融资 , 销售的是未来 。
银行所在的信贷市场 , 强调还本付息 , 看重营业收入 , 聚焦企业在商品市场中的经营;而随着银行获取券商牌照 , 有能力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卖个好价钱 , 自然也会引导企业更多地参与资本市场 , 通过股权融资补充发展资金 。
更多地企业参与到股权市场 , 直接融资也就起来了 。
4
大幕开启
最后一个问题 , 银行获得券商牌照 , 对股票市场有何影响?
就股票市场而言 , 券商的主要作用有三个 , 一是帮助投资者开户 , 向股市输送资金;二是帮助企业IPO , 向股市输送上市标的;三是撰写研究报告 , 影响市场情绪 。
就这三点看 , 券商既是股市的资金入口和上市公司入口 , 又能左右市场情绪 , 理应在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 。
但问题是 , 券商虽然掌握着资金入口 , 却不掌握资金;虽然为企业提供IPO服务 , 却从未深度参与过企业的经营发展 。 所以 , 中国的券商 , 在资本市场并没有太强的存在感 。
银行就不同了 , 银行既是市场中最大的金主 , 又是绝大多数企业最依赖的金融伙伴 , 银行入局后 , 既有能力改善股市的资金面 , 又有能力改善股市的基本面 , 自然能给A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
当然 , 就A股市场而言 , 仅仅是注入一些活力是不够的 。
好在 , 这几年 , 从科创板推出、注册制改革 , 到严打财务造假、严打操纵股价 , 再到各种措施鼓励长期资金入市……
一点一点的利好累积 , 市场正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 我们也许觉察不到 , 只因我们身在其中 。
当前 , 资本市场新一轮的发展大幕也已经拉开 。 大家不要以为这只和股民相关 , 很多人魂牵梦萦的风口 , 就在这大幕之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