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财经|“给银行发券商牌照”背后的棋局

【零壹财经|“给银行发券商牌照”背后的棋局】
零壹财经|“给银行发券商牌照”背后的棋局
本文插图

来源|零壹财经专栏
作者| 苏宁金融研究院
“证监会有可能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传开后 , 有的股民热烈地期盼道:银行入场 , 中国股市终于可以去散户化了!也有些股民一脸不解:拿存款人的钱去炒股 , 真的好吗?
一般人想到银行就俩字:有钱!想到券商也是俩字:炒股!
所以 , 看到银行+券商的组合 , 才会有上面的误会:中国最有钱的机构要来炒股了 。
其实 , 炒股的是基金公司 , 券商只是负责开户 。 所以 , 银行拿下券商牌照 , 不是下场炒股的 , 这背后 , 是一盘大棋 , 一张徐徐拉开的大幕 。
1
为何不给银行发券商牌照?
现在为何要给银行发券商牌照?先要了解 , 之前为何不给银行发券商牌照 。
在黄达教授编著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一书中 , 对此作了详尽的介绍 , 一言以蔽之 , 上世纪90年代 , 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出了风险 。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 , 我国银行业务非常单纯 , 不存在分业、混业问题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 四大国有银行纷纷设立证券营业部 , 开始了混业经营 。
但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综合经营强调“防火墙”机制(股东层面混业 , 经营层面隔离)不同 , 当时我国四大行的混业是真正的“混在一起” , 资金调度实质上是一个锅里吃饭 , 决策则是领导说了算 , 不同业务之间缺乏防火墙 , 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风险: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 , 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热 , 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 这不仅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和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 , 而且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 , 呆账、坏账激增 , 加大了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 ”
在这种情况下 ,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明确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 , 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经营业务 , 一直延续至今 。
问题是 , 从国际趋势看 , 混业是主流 。
德国、瑞士等国家一直是混业经营状态;美国吸取大萧条的教训 , 在上世纪30年代确立了分业经营原则 , 英国、日本效仿 , 但上世纪90年代 , 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金融业活力 , 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相继解除禁令 , 默许甚至鼓励大中型银行的混业经营 , 允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相互渗透、充分竞争 。
可见 , 并非混业经营从根子上容易出风险 , 更多地要看能不能正确地“混业” 。
当前 ,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提升 , 防火墙问题不再是障碍 ,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 混业经营自然被提上日程 。
2
券商航母 , 离不开银行
任何变革都是有成本的 。 所以另一个问题是 , 既然已经如此了 , 券商的业务自有券商来做 , 保持现状不好吗?为何一定要让银行掺和进来呢?
在不少人看来 , 给银行发券商牌照 , 是出于对银行的偏爱 。 真相是 , 要打造能与国际巨头匹敌的“券商航母” , 由银行来做胜率更大 。
各类金融业务 , 无论是批发贷款还是投资银行 , 做的都是风险管理的生意 , 或分散风险 , 或转移风险 , 或对冲风险 。
“常在河边走 , 哪有不湿鞋” , 与风险打交道 , 难免被风险反噬 。 各类金融机构中 , 只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最强 , 在央行的救助责任之下 , 银行几乎拥有“不死金身” , 而其他金融机构 , 很容易在时间的长河中落水退场 。
所以 , 打造券商航母 , 背靠银行 , 更容易“剩者为王” 。
以美国为例 , 次贷危机之前 , 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五大独立投行叱咤华尔街 , 风头和影响力与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银行巨头相比不遑多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