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独库公路原是一条国防公路 , 1974年至1984年历经十年艰苦卓绝的建设 , 13000余名筑路官兵舍生忘死 , 战严寒斗酷暑 , 在绝岭雪峰之间打开了一条纵贯天山南北的天山通道 。 16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 , 平均每3公里就埋葬着1名战士的英魂 , 这是一条用牺牲和汗水铸就的生命之路 , 也是用理想和情怀铸就的英雄之路 。 执勤第五支队特战官兵在魔鬼周期间重走英雄路 , 以这种独特方式守望天山路 , 慰藉英烈魂 。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盛夏的天山脚下 , 烈日炎炎 , 酷暑难耐 。 特战队员全副武装 , 背负30公斤重的背囊 , 在独库公路起点集结 , 随着一声令下 , 特战队员开始向目标区域宿营地开进 。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当天的魔鬼训练 , 特战队员将进行徒步30公里行军 。 行军途中 , 突然接到向前方10公里处武装奔袭的命令 。 特战队员闻令而动 , 迅疾调整队形向前方奔去 。 高温酷暑 , 10公里路程对特战队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刚到达指定地域 , 还没喘上几口粗气 , 特战队员再次遇到汽车因故障抛锚的难题 。 特战队员就要特别能吃苦 , 特别能战斗!各小队再次投入到坡道推车训练中 , 副小队长吴栋深有感触:本来以为此次训练很轻松 , 上来后才发现训练很难 , 也让我体会到了老一辈军人开山修路的艰苦卓绝 。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临近中午 , 地表温度直逼50℃ , 特战队员分成两组开展负重冲坡训练 。 他们将全副武装 , 背负30公斤背囊 , 攀爬坡度大于60°的陡坡 。 山高坡陡 , 特战队员在陡坡上艰难攀登 。 首批登顶的官兵在山巅为战友摇旗呐喊 , 加油鼓劲 。 遇到陡峭路段只能几个人手牵着手向上攀爬 , 碎石不断被官兵踩落 , 摔倒了在爬起来 , 继续向坡顶发起冲刺 。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刚结束负重冲坡训练 , 又转入极限爬行、野外生存、实弹射击、冲过染毒地带训练 , 多课目连贯实施、相继展开 , 不断挑战特战队员的身体、心理极限 , 训练全程坚持以任务为牵引 , 聚焦实战化军事训练 , 在艰苦环境下全面检验官兵遂行任务能力 。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特战队员丁志强刚参加完特战比武 , 对实战化训练有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特战队员 , 练就过硬本领是我们的本分 。 在近似实战的训练背景下开展训练 , 既能挑战自我 , 战胜自我 , 还能磨砺我们的血性胆气 。仗怎么打 , 兵就怎么练 。 行进途中 , 一声枪响打破了大峡谷的沉寂 。 一场以反恐怖作战为主线的战斗打响 。 三名恐怖分子袭击官兵后逃窜至废旧民房内藏匿 。 特战分队迅速依托有利地势发动攻击 。
天山盛夏的天山脚下 英雄路上的血性突击
文章图片

迅速利用无人机侦查 , 仔细观察房内情况 , 遇有情况及时报告 。 判定方位、勘察地形、定下决心、隐蔽展开兵力部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