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番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机枪战术,智慧的升华

自从马克沁发明机枪后 , 在进行测试时表现出相当出色 , 很快少量枪支被卖给了各国政府 , 样品还远销刚果、非洲其他地区、荷兰、西班牙、阿根廷和新加坡 。 一些甚至被在英国志愿部队私下带走 , 1893年11月 , 马克沁机枪首次在战场上发威 , 670名英军士兵凭5挺马克沁机枪与十万恩德贝勒土著对战 ,
战斗中的马克沁机枪成为可怕的火力中坚 , 那一瞬间 , 土著士兵发现自己的勇敢在永不间断的弹雨是如此不堪一击 , 他们毫无畏惧的发起一轮又一轮进攻都被马克沁机枪的弹雨所扼制 , 让所以冲到英军阵地近前的“都是死人” , 面对原始状态的土著士兵 , 无论在非洲还在亚洲 , 马克沁机枪使英军在殖民战争中占尽优势 , 是以少胜多的法宝 , 希拉姆·马克沁也因为此而获得大英帝国授予的骑士头衔 。
机枪战术的进化
幸运番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机枪战术,智慧的升华
文章图片
在马克沁发明机枪后到一战初期 , 机枪使用理论还没岀现 , 对着一排排密集人群自由喷射密集弹丸就是当时的机枪使用方式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的机枪分队得到的建议是 , 具有“战术洞察力”的指挥官领导积极主动的机枪手 , 在适当的时机开枪射击 , 也就是让机枪火线与敌人队列纵向轴线重合的纵射 , 在战斗刚开始的几个月 , 那时的军队突破敌军阵地的战术和土著士兵并没什么区别 , 在没有机枪的年代 , 大规模冲锋是突破敌军阵地唯一办法 ,
幸运番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机枪战术,智慧的升华
文章图片
但在机枪的时代 , 这种做法就无法奏效了 , 德国人最先觉悟到“机枪”的深刻内涵 , 把其推到重点前沿阵地集中使用 , 当冲锋的队伍蜂拥而至 , 带着狂乱的咆哮 , 毫不动摇地向阵地猛扑过去 , 几秒钟后 , 传来一种连续的枪声 , 前进的队伍突然奇异地融化了 , 这些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排一排地倒下 。 那些站住的人 , 仿佛被一阵可怕的风吹得向后倒去 , 前进的队伍显然感到迷惑不解 , 这和以前战场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一样 , 很快 , 大家都领教了机枪可怕的杀伤效果 , 极少会使用这种自杀式的愚勇冲锋了 。 西线战场开始变成一个庞大防御工事网 。
幸运番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机枪战术,智慧的升华
文章图片
人们也发现正面射击在应付横向列队发起冲锋的敌群时杀伤威力远不及纵射火力网 , 纵射随后改进为交叉火力 , 机枪交叉火力的效果取决于正确设置、观察的可能性和目标的密度 , 还受到出其不意、机枪数量和敌人火力的影响 , 一挺机枪纵射时 , 火力打击区的纵轴和目标的纵深相重合 , 子弹的自然散布可以可以覆盖尽可能大的区域 , 交叉火力的最大效能是在敌人横队侧翼 , 利用各种障碍物诱使敌人进入交叉火力打击区 , 然后发挥机枪的最大威力谋杀般歼灭敌人 ,
这个打击区随地势、弹道特性及目标距离而变化形状 , 目标距离越远越宽大 , 反之则就越狭长 , 火力打击区敌人越多 , 杀伤效果就越大 , 迎着机枪火力冲锋的士兵在跑过一段距离后反而不会被击中 , 这是因为机枪的危险空间小了 , 近距射击时 , 弹道低伸 , 子弹覆盖了整个低高度区域 , 远距射击时 , 子弹呈两端隔离分布 , 中间弹道高区成为安全地带 , 机枪手必须知道火力打击区域的范围和形状 , 创造出子弹刚好击中站立者的区域 。
幸运番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机枪战术,智慧的升华
文章图片
当战争转入堑壕战后 , 如何打击视野之外的目标又成了问题 , 于是间接射击战术出现了 , 这种战术最大的价值在于机枪可以在一线阵地的后方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 , 最远可以达到4000米 , 机枪间接射击技术极难掌握 , 需在一套非常复杂的周密的计算方法 , 这套计算方法需要指南针、测角仪、倾角仪、分度规、光学测距仪、专用望远镜、数学换算表、高精度大比例地图和可以精细调节的枪架 。 有了这套行头 , 机枪指挥官就计算好方向和枪架俯仰参数 , 不必观察弹着点就能把机枪打到敌人后方 , 夸张点说 , 计算准确的话子弹能打中从两千米外的跳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