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这个掌控中国电影的幕后大佬,冯小刚都要喊一声“三爷”!( 二 )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 , 韩三平被通知回来当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 , 1993年底 , 刚好正厂长生病了 , 由他代替去北京参加全国电影厂厂长会议 。 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 , 他铆足了劲 。 其他厂长在会议上满腹牢骚一顿诉苦 , 抱怨当下条件如何如何艰难 , 自己如何如何不易 。
只有韩三平没有一句怨言 , 在一边默默听着 , 一言不发 。 在大家都在插科打诨准备早点结束会议时 , 他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 , 大胆提出了很多项针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建议 。 所有人都惊呆了 。 在场那么多同行 , 唯独他一个敢想 , 敢说 。 那个时候中国电影行业整顿改革迫在眉睫 , 太需要一个脑袋灵活、敢大刀阔斧干实事的领头羊 。 上面一讨论一研究 , 那个在全国电影厂厂长会议上有想法的年轻人就很合适 。 于是半年后 , 41岁的韩三平接到任命书 , 任职北京电影制片厂第六任厂长 。 这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建厂以来最年轻的一任 。 韩三平刚到任 , 以为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大干一场 。 结果最先面对的却是工资发不出来、药费难报销、旧设备没钱换等一堆棘手的烂摊子 。 他不得不先充当会计 , 连夜计算厂里的开支 。 最困难的时候厂里只有27万安排将近2400名的离退休职工 , 可一个月报销职工的医药费就要40万 , 厂里的账目总算清楚了 , 可入不敷出的艰难状况让他继续愁得睡不着觉 。 韩三平决定加快推行各项厂内改革措施 , 先改善厂里的内部环境 , 稳定人心 。
他一个人顶着压力 , 想办法养活厂里的所有人 。
周转资金不够 , 他就到处动用社会关系拉投资 , 每天在外面跑来跑去各种凑钱 , 融资过来的钱先用来孵化电影 , 一部比一部成功 。 当年一部3600万票房的《孔繁森》 , 终于为北影厂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
北影厂起死回生 , 韩三平功不可没 。 这让原来在他手下的峨眉厂职工们非常羡慕 , 私下里不只一次说过“要是韩三平在就好咯” 。 韩三平唯一一次投资失败 , 是协助陈凯歌拍摄的电影《荆轲刺秦王》 , 投资高达7000万却以惨淡的票房收场 。 他没有气馁 , 为此做了深刻的总结:投拍商业大片 , 切忌冒然行进 。 1999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 , 韩三平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 此后才算真正开启他开挂的电影事业 。 他吸取之前的教训 , 在商业片市场里步步为营 , 稳扎稳打 , 直到独占鳌头 , 无人匹敌 。 陆续参与出品的《大腕》、《新警察故事》、《神话》、《无极》、《投名状》、《门徒》、《见龙卸甲》、《长江七号》、《梅兰芳》等等 。 促使中国电影进入成熟的商业大片时代 。
中影集团在他的带领下 , 无疑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帝国 。
他本人对自己的成绩非常得意 。 “从峨眉厂到现在 , 我可以非常骄傲地说 , 中国近15年来 , 《焦裕禄》、《横空出世》、《我的1919》、《孔繁森》、《赢家》、《云水谣》、《张思德》再到《建国大业》……说谦虚点60%是我一个公司做的;1亿以上的商业大片 , 也有50%是我做的 , 这是铁板钉钉的事 。 ”他曾纠正过记者对中影集团“一枝独秀”的形容 , 用了一个更为准确的词:“一枝独大” 。 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秘书 , 谁都没有统计过“韩三平”这三个字到底出现在多少部电影的片头 。 但毫无疑问的是 , 他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史上挂名最多的人 。 业内尊称韩三平为“三爷” , 当之无愧 。
韩三平虽然是谈赚钱生意的老板 , 但对于关乎中国电影未来的方方面面 , 他从来不讲利益 。 这么多年 , 他一直不计得失去扶持新人 , 提携后辈 。 冯小刚成名之作《甲方乙方》 , 就是韩三平一手推动的 。 当年冯小刚正处在人生低谷 , 之前拍的电影全部栽了跟头 , 对自己的电影几乎丧失了信心 。 韩三平听闻后找来冯小刚 , 语重心长地说:“你在北影拍的三部影片 , 两部栽了大跟头 , 作为厂长 , 我有责任把你打捞上岸 。 ”由于资金紧缺 , 押宝不能只压在冯小刚一个人身上 , 于是韩三平将四处筹钱筹来的300万 , 分给冯小刚100万 , 剩下的钱零零散散投给其他电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