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二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国产剧也是有过高峰时刻 , 甚至一度遥遥领先其他类型剧 。 那便是由2017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杀不死》等一系列高分之作 , 所积聚而成的国产悬疑剧之光——那一年 , 也是悬疑剧类型发展最为宽泛的一年 , 既有《鬼吹灯》《镇魂》这样主打悬疑冒险、女性向悬疑题材的作品 , 也不乏《河神》《无心法师2》这样的灵异类悬疑作品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可从2107年之后 , 这种光芒迅速消散 。 一方面是受到资本化的过度开发 , 导致这两年来的悬疑剧题材不断重复;另一方面 , 也是因为国产制作团队对于悬疑剧的陌生化和不善于处理叙事节奏和逻辑推理的缺陷所钳制 。 悬疑剧正在逐渐趋于“平凡” 。
直至今年初的重新回归 , 据不完全统计 , 仅今年上半年市场中播出过的悬疑作品数量已超过20余部 , 其中不乏年初播出的《唐人街探案》、《民国奇探》这样的优质作品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但将焦点全部聚焦在悬疑剧身上 , 还是近期爱奇艺迷雾剧场推出的这部主打“社会派推理”的悬疑剧《隐秘的角落》 , 其将悬疑与现实题材相结合的升级创作手法 , 也让国产悬疑剧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光芒 。 取长补短 , 观众需求促生短剧集热潮
除了主题和情节之外 , 12集短剧集的“剧场化”该模式也在今年集中走入了观众视线 。
前有《唐人街探案》采用单元剧形式 , 后有《我是余欢水》尝试12集短剧集的超前点映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事实上 , 短剧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 陪着大批剧迷长大的美剧模式 , 近些年爆火的Netflix原创剧集 , 以及近两年被认为是“台剧复兴”的《我们与恶的距离》等 , 高声量与好口碑都在证明短剧集市场具有较大空间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而国产剧短剧集热潮的背后 , 是观众对于“注水剧”容忍程度的降低 , 对“快、爽、短”内容的需求 , 以及在政策内容对于剧集集数控制的要求下 , 创作者集中在精品剧、短内容上的深耕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创作者纷纷入局后 , 悬疑题材成了各方短剧集发力的重头戏 。 平台方也嗅到了这块市场的发展潜力 。 《隐秘的角落》就是爱奇艺以12集精品短剧集为主打造的“迷雾剧场”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 除此之外 , 优酷也推出了类似的“悬疑剧场”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短剧集+剧场化 , 爱奇艺的实践说明 , 网剧的剧场化运营将会助力内容精品化的筛选 , 从而进一步推动行业在剧集工业化体系上的探索 。
同时 , 借由剧场集中释放的类型化剧集又将用户与内容连接在一起 , 让用户的口味、反馈成为影响内容创作、内容付费的主要力量之一 , 也影响着网剧市场的相关创作、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升级与改变 。

门道大文娱|《隐秘的角落》评分持续上涨,悬疑剧终于在2020年走出“迷雾”
本文插图

“迷雾剧场”的探索已在路上 , 初见成效 。 未来效果如何 , 仍可期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