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们该做怎么样的子女才算是对父母孝顺和懂事的呢

八年前读《论语》每遇难解之句听之任之,全信训诂。实可谓躁而未能静也!今重温之,疑惑又生,比如此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也有人认为,这一节文字,注释颇多分歧。分歧的原因,关键在代词“其”,一般说代词,应有先行词(或词语),或先行句子,或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个句子先行词语模糊,语境不完整,所以让历代注疏家犯难。A说:“其”指的是父母,意为“子女忧父母之疾”;这就是第三种说法的来由。B说:“其”指的是“子女”,意思是“父母忧子女之疾”。第一第二种释义由此而成。 孟武伯,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孔子认为,为人子,有诸多不义的行为,是最大的不孝。借武伯问孝之机,婉转教育并训诫武伯。从上面多种解释来看,第三种有悖常理,为人子女岂能只为父母生病而担忧,而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真正孝顺的子女在精神上对父母的抚慰不是更重要吗?正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只让父母衣食无忧,物质享受无缺,无病无痛不是真正的孝顺,而是要让父母在自己能力可及的范围下有物质的保证再加上精神的慰藉才谓真孝。孔子把精神看作比物质重百倍之人原意岂会如此?故持第三种解释的人确实不多,因其释理的底气不足而自虚而己。 至于前两种释义,都把〞其〝字理解为子女。第二种说: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大家细思,孔子解释的是何为孝,即子女如何做才达到孝的内涵,不是解释父母的亲子之情。从这来看,第二种解释似乎己经南辕北辙了。 第一种解释可理解为:“你把父母为你疾病担心忧虑的心情,反过来,用于对待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我认为这种理解应更合孝道之本,也正面阐释了子女何为孝的内涵,多了思想意境上的延伸。在这种解释里,〞其〞也指为人子女,但〞疾〞字的理解不管那家都理解为〞生病〞。古文轻病曰之疾,重者曰病,父母子女之间只要有一点轻病就会担忧。孝者,父母有虞不管轻重岂不忧之?爱者,子女有虞不管轻重岂不忧之?此理似乎可通,但古人云:读书不可断章取义也。任何理解都要结合文章实际,即人、时、势必合且和融为上,或云知人而论世也。故结合孟武伯问孝,必须要了解孟武伯为人何如也?因于种种,我认为〞疾〞应理解为动词〞痛恨〞之意为佳,全句理解为:孝顺父母只有做到痛恨自己的行为使父母担忧这种境界才叫真正的孝。也就是说,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行为担心就是孝顺。结合孟武伯的为人,其行为使父母为之担忧是事实,孔子之言,其针对性也就非常明显了。从而也印证了孔子重视精神世界这一观点。回想孔子对孟武伯之父孟懿子所释孝之定义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不喻而明了。 孔子之伟大在于能因材施教,不同品性的人,其所教导的〞孝〞也就不同。故可云:孝无常态,孝有所同,亦因人因时因势而异矣!父不在而三年无改父道为之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为之孝;不使父母为自己的行为担优从而使父母身心愉悦亦为之孝。在这,我但愿天下所有子女都能尽孝道,在父母身边的把孝道躬力亲行,不让父母为你担忧。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愿你心牵挂的那头有你的双亲,时常能致以亲甜的问候与物质的赡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