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火箭专家揭秘北斗此前“发射前按下暂停键”原因
新华社西昌6月23日电(采访人员胡喆)6月23日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虽然最终结果圆满 , 但任务过程却一波三折 。 根据此前公布的发射时间 ,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原定于6月16日发射 , 但因技术原因推迟 。 从暂停到重启 , 这次发射究竟经历了什么?采访人员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李聃 。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也被称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 , 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个型号 , 此次执行发任务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
据李聃回忆 , 6月15日晚 , 发射队正在进行负12小时射前功能检查时 , 发现了一个技术问题 , 导致压力数据低于设计指标要求 , 随即发射队进行了问题排查工作 , 并且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了故障点 。 虽然经过排故 , 指标已经正常 , 但是在发射前航天人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 就是不带疑点加注、不带隐患上天 , 因此北斗工程指挥部针对这个技术问题 , 进行了慎重研究 。 经过讨论 , 指挥部决定推迟此次发射 。
李聃告诉采访人员 , 虽然工程指挥部最后决定推迟发射仅是短短四个字 , 但背后需要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
问题出现后 , 火箭研制单位连夜组织相关单位在北京进行了问题还原 , 并进行了前后方结果比对 , 证明了问题发生的原理 , 为6月18日归零评审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航天人火箭专家揭秘北斗此前“发射前按下暂停键”原因】由于已进入发射前负12小时流程 , 火箭常规动力系统已完成燃料加注 , 火箭发射队在当天立即启动了贮箱压力检测工作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了相关处理方案 , 并对常规推进剂泄出与再加注风险进行了分析 。
在完成归零工作后 , 发射队立即投入到新一轮发射准备中 。 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下 , 6月22日进行了常规燃料的加注工作 , 在6月23日顺利完成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 并最终成功实施发射任务 。
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是中国航天的优良传统 , 如果没有多部门协作 , 发射队无法这么快完成归零工作 , 没有工程全线上下大力协同 ,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也无法取得现在的成绩 。 李聃说 。
李聃表示:此次发射是北斗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 , 是北斗系统建设全面完成的标志 。 决策的背后 , 说没有压力是骗人的 , 但在压力面前 , 指挥部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尊重科学、坚持原则的 。
李聃告诉采访人员 , 在多年前的一次北斗发射任务中 , 发射场周边雷电交加、暴雨如注 , 当时大家心里对能否按时发射都没底 , 最后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给出的专业意见 , 同意按原计划发射 , 最终任务圆满成功 , 创造了恶劣气象条件下中国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
航天人用20年的芳华 , 完成了北斗全球组网 , 也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 让中国航天攀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 未来 , 我们还将继续努力 , 认真应对每一个挑战 。 李聃说 。
推荐阅读
- 慧眼|天文卫星“慧眼”如何解密黑洞?专家解答
- 新京报|天文卫星“慧眼”如何解密黑洞?专家解答
- 铭成输送带专家|你身边无处不在的输送带
- 产品|看见新域 | 马斯克发射完火箭又卖短裤,想干啥?卖“假货电子产品”的华强北改卖美妆了,你敢用吗?
- 清朝|慈禧到底有多狠,她死前做什么残忍的事,100年后才被专家发现?
- 手电|滴滴重启顺风车,专家建议女白领勿穿黑丝上夜班,网友:见识短浅
- 垂直|长征五号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近期择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
- 恢复|跨省游官宣恢复后,被迫停业的OTA平台业务暴涨,专家称小范围小规模旅行开始
- 中年|吃葡萄干前到底用不用洗?很多人原来都吃错了,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 群众网|滴滴重启顺风车,专家建议女白领勿穿黑丝上夜班,网友:见识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