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日报|大刘生日快乐!采访刘慈欣不要问的问题(最新版)( 二 )


Q6
【看日本科幻吗?】
【看】
“日本科幻对我的影响很大 。 具体到《三体》 , 其实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 。 怎么来的呢?我看《日本沉没》后很震惊 , 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个民族深处最敏感、脆弱的对未来的恐惧感体现出来 , 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 。 我就想 , 中国人对未来对末日的恐惧是什么?想了很多年 , 没想出来 。 但作为人类 , 我们对宇宙肯定有共同的恐惧 , 这也是《三体》重要的思考来源 。 ”
Q7
【怎么看待你作品的巨大影响?】
【读者的共鸣】
“科幻小说是最容易让跨文化的全球读者产生共鸣的内容 。 在科幻小说中 , 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 , 人类共同面对挑战与苦难 。 与一般的传统文学中所描述的不同 , 这不是一个人的苦难 , 而是整个人类共同面对的苦难 , 这也更容易让全球读者就此产生共鸣 。 ”
Q8
【中国科幻为何在海外引起关注】
【时代使然】
“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为美国科幻文学带去了新鲜与差异 , 这是中国科幻作者在美国取得关注的原因吧 。 另外 , 中国文化的存在感应该是根本原因 , 这也是时代特征 。 科幻文学是一个特殊类型的文学 , 它只在那些快速发展的国度活跃 。 而中国目前恰恰处于这样的阶段 。 ”
Q9
【好科幻的标准?】
【让人仰望星空的】
“这个标准可以千差万别 。 我有一个想法 , 假如一个人看了一部科幻小说之后 , 在下班时候停下脚步仰望了一下星空 , 我觉得这部科幻小说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 ”
为了祝大刘生快+回馈粉丝 , 我们决定一次性附赠1.0~3.0版的内容 。
采访刘慈欣不要问的问题3.0 2019年2月发布
Q1
【《流浪地球》还有扩展空间吗?】
【有】
"第一是故事开始的这个阶段 , 地球如何启航 , 如何建造地球发动机 , 这个是我最希望扩展的 。 第二个最能扩展的部分 , 就是地球这2000多年漫长的航程中 , 人类的社会是如何演变 , 如何进化的 , 这也是能够扩展的一大块内容 。 "
Q2
【带着地球跑不科学?】
【是美学价值】
“科幻小说本身是一个文学题材 , 它有自己的美学上的追求 。 《流浪地球》把地球作为飞船 , 显然有它的美学价值 。 这个是在技术层面之外考虑的 。 ”
Q3
【《流浪地球》里的家园情结?】
【是潜意识】
“《流浪地球》刚写出来的时候 , 有一位评论者说了一句话:我从你这篇小说中看到了很深刻的回乡意识 。 当时我并不认同 , 这是一个向太空深处孤独流浪的作品 , 哪来的回乡意识呢?但后来一想 , 他这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 , 这里面确实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上的、哲学上的回乡意识 , 而这种意识很可能是中国人所特有的 。”
Q4
【什么品质在太空里最重要】
【吃苦】
“至少在早期或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 , 太空的生活是很艰苦的 , 而且充满风险 。 所以进入太空生活的人可能要把人类曾经有过、但已消失的一些品质再度恢复起来 , 比如大航海时代和更早的时候 , 人类身上所具有的一种品质就是勇敢 , 敢于冒险 , 能够吃苦 , 能够忍受恶劣的环境 , 同时具有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 。 ”
Q5
【去太空最想做啥?】
【到处走走】
“首先我当然想到地球轨道上看看地球什么样 , 然后到月球上去看看 , 然后再到火星上去看看 , 就是尽可去能多的地方 , 体验尽可能多的太空生活 。 ”
Q6
【为什么太空发展这么缓慢?】
【不赚钱】
“大规模投入的那种太空航行 , 难以带来足够的经济回报 。 在今天重商主义的社会里 , 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 这个障碍如果不克服 , 我觉得真正的大规模得太空开发是不太可能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