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歧视,或许是种生存本能
回到古代 , 种族歧视其实是件非常平常的事 。
我们远在商朝的先人喜欢搞活人祭祀 , 据一些研究 , 被用作牺牲的不幸人们并非来自商朝统治的区域 , 而是西北的羌人 。 在商朝人看来 , 那些羌人似乎与牛羊并没有什么区别 。到了周朝 , 一种体系化的夷夏观被正式确立 , 我们居天地之中 , 是天朝上国 , 其余和我们文化不同的皆是蛮夷 。南边的叫“蛮” , 北边的叫“狄” , 西边的叫“戎” , 东边的叫“夷” , 这就是所谓南蛮北狄 , 西戎东夷 。 对这些与我们不同的种族 , 老祖宗发明了一句话 , 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听过 , 叫做:“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 直到明朝 , 朝廷设立的翻译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还叫四夷馆 , 充满了对其他种族的蔑视 。
其实到了近现代 , 这种观念也深植在我们的文化中 , 譬如鸦片战争前远道而来的欧洲人 , 我们对他们的印象极度刻板 , 尽管他们已比我们先进 , 我们仍把他们视为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对待某个东方邻国的态度则至今没有什么改变 , 仍习惯冠之以一个“小”字 , 虽然他们的人均身高早就超过了我们 。这种歧视不同种族的观念也并非我们所独有 , 希腊人、罗马人、欧洲人、阿拉伯人、乃至一些比较边缘的民族都曾有这种观念 。 古代的日本就曾把他们的居住区域称为天下 , 他们的幕府将军的正式名称则是“征夷大将军” , 殊不知 , 在其他民族眼里 , 他们同样是夷 。并非说存在就是合理 , 但是这种观念既然根植于多数民族深层次的文化中 , 总有其原因 。这或许要从人的本能上去找原因 。人的本能是什么呢?趋利避害 。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 , 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 在古代社会中 , 什么样的环境会让人觉得更安全呢?周边都是和你一样的人 。换句话说 , 人天生就倾向于靠近自己所属种族 , 而远离其他不同种族 。 这其实和人们喜欢甜味而厌恶苦味是一样的道理 , 并不是真的有所偏好 , 只是因为安全 , 自然界里甜的物质多是高能量的优质食物 , 而苦的物质多数有毒 。在和你一样的人交往时 , 你会很容易的生出安全感;而如果你遇到和你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 , 你会不受控制地产生警惕心理甚至敌意 。 这种心态是潜意识的 , 很难后天改变 。在安全条件要差得多的古代更是如此 , 当你处在异族之中 , 往往就是意味着危险 。
当同样种族的人聚合成一个实体 , 比如国家 , 这种观念会更加强化 。 在很多时候 , 国家就是一群差不多的人联合起来抵御外来其他种族威胁的工具 。 反过来 , 对不同种族的恐惧或者仇视又进一步巩固了国家 。 对政治稍微有点了解的读者老爷肯定明白这其中的原理 , 龙马君就不赘言了 。总而言之 , 龙马君认为种族歧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 , 远不是一种错误观念这么简单 。 因此 , 要改变这种观念 , 恐怕也要复杂的多——如果有必要刻意去改变的话 。
推荐阅读
- “神童”事件背后是生存焦虑和社会公平缺失
- 人的自我主宰与被主宰
- 也许是最幸运的天才了,永远不会倒!
- 叙利亚|叙利亚女性有多惨?为了生存在黑市被标价,年轻女子不值200元
- 粮食和石油是中国的命脉
- 今后企业生存之道:抛弃穷人,为中产及富人服务?
- 热丫|前《欢乐合唱团》女演员落水失踪,水下录像被公布,生存几率渺茫
- 生存焦虑
- 我爱足球王大哥|从贵州安顺公交坠湖事件,看公交驾驶员的生存现状
- 再认识区分人类野蛮与文明生存发展状态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