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比乌克兰更惨,这个国家是怎么回事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地球知识局——哈萨克饥荒NO.727-哈萨克饥荒作者:橘子亲王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在苏联 , 饥荒曾经是一个不能触摸的话题 。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一些前苏东国家国民流向西方 , 苏联控制下的饥荒历史也逐渐被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 其中最著名的是乌克兰大饥荒 , 甚至至今都还是西方世界在乌克兰制衡俄罗斯影响力的杀手锏 。
斯拉夫兄弟的感情早已淡化有的更多是面对老大哥时的瑟瑟发抖但其实几乎在同一时期 , 苏联南方还有一个地区也发生了大饥荒 , 造成的后果之惨重 , 比起乌克兰饥荒有过之而无不及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这一场饥荒非但不太为外人所知 , 连当地政府似乎也对事实遮遮掩掩……这就是哈萨克斯坦大饥荒 。
俄族人在哈萨克今天的哈萨克斯坦 , 是一个拥有1780多万人口的中亚大国 。 并且其中有63%的国民都是哈萨克族人 , 是妥妥的主体民族 。 但这并不是天然如此的 。 其实到了苏联解体 , 各加盟国纷纷独立之后 , 哈萨克斯坦才开始推行吸引全世界哈萨克族人回流的政策 , 从周边国家和欧美各国召回了以百万计的哈萨克族人 。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实在不算多而哈族也只占63%而已
事实上 , 这个以哈萨克民族命名的国家 , 在1930年代后的几十年时间里 , 都是以俄族人为主 。 哈萨克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长期在40左右徘徊 , 反而是一个少数民族 。 从苏联境内其他各处蜂拥而至的俄族人 , 不仅抢占哈萨克人的生活空间 , 更把自己塑造成了主体民族 。中亚民族分布图(1992年)哈族只占全国人口的42%俄族占比高达37%
缺乏安全感的俄族人想要占据中亚五国的土地是非常好理解的 。 一方面 , 寒冷的俄罗斯天然就有对南方温暖之地的向往 , 只要能往南走 , 摆脱自己北方冰天雪地的生活 , 他们就一定会往南移动;另一方面 , 中亚五斯坦是俄族人前往印度洋的必经通道 , 如果能够控制这几个邻居 , 那么俄国的暖水港目标就更有机会能够实现了 。俄罗斯因寒冷而无法生产棉花这样的战略资源苏联的棉花几乎全部产自中亚但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但对一个地区的控制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 。尽管中央政府可以命令边疆地区对自己俯首称臣 , 但这都只是明面上的君子协定或是迫于压力暂时屈服 , 如果不能从基础上控制住远方的边疆 , 那么这种征服就是架空的 。 非但可能遭到反抗 , 甚至还会向唐代的藩镇一样把中央反噬 。 因此人口的迁移往往会成为最根本的办法 。
1920年代 , 对于远在莫斯科的苏联中央政府来说 , 对中亚五国的控制正是如此 。 这里居住的民族 , 就是俄族人所不熟悉的游牧民族 , 在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上都很难说能不能适应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 而此前控制这里的阿拉什共和国又是一个亲沙皇的政权 , 是到了白俄完全丧失抵抗力之后才选择与苏联红军谈判的 。
苏联中央必须用俄族人去占领中亚的生存空间 , 并且用俄族人的方式榨取资源提高人口生育率 , 把当地游牧民族的话语权打压下去 , 自然就能够更好地控制当地 , 甚至逐步将中亚变为“熟地” , 并进一步向南方渗透 。俄国人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俄族人的掌握了地区控制权 , 事情对于哈萨克族人来说就更像是一场噩梦了 。 在游牧民放马数百年的干燥土地上(哈萨克斯坦有60%的国土是荒漠和半荒漠) , 俄族人开始兴修水利工程、试图建设农田 。 这些活动在红色意识形态挂帅之下 , 变得越发夸张 , 苏联军警开始试图将习惯了游牧生活的哈萨克人也纳入生产公社的管理 , 要求他们交出牲畜和粮食 。面对苏维埃俄国改造自然的伟力习惯游牧的哈萨克人民一时还不太适应
谁也没想到 , 在紧张的军民关系中 , 饥荒已经开始悄悄蔓延 。可控的饥荒1920年代初的苏联旱灾频发 , 收成不佳 。 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收取所有余粮的行动 , 仍因为惯性在继续执行 , 使得民众没有余粮来对自然灾害进行缓冲 。 连传统上为俄国人所重视的伏尔加河中下游都发生饥荒了 。 苏联中央调度能力有限 , 全国也确实没有什么余粮 , 只能任由灾情扩大 。面包会有的 , 余粮暂时没有
推荐阅读
- 海军|小平顶上船台,俄军2艘准航母正式开工,乌克兰:还我克里米亚
- 越南全盘西化,恐成下一个乌克兰?
- 印度神童再预言,12月世界将有更惨烈灾难
- 二道贩子?英国卖给乌克兰十架大疆四轴无人机
- 俄罗斯:乌克兰虽小,但每一寸土地都是多余的
- 俄罗斯为遏制乌克兰经济的高速发展才吞并克里米亚
- 美俄傻眼 乌克兰将最后技术打包卖给中国
- 知世|乌克兰破获史上金额最大行贿案|国际专题
- 乌克兰现在有多乱?
- 狠毒!乌克兰幼师嫌1岁女孩太吵竟将其活活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