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硬核”的中联重科与低调的掌门人詹纯新( 二 )


2
起家
中联重科的前身要追溯到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简称:建机院) , 在80年代 , 建机院是全国唯一的集建设机械科研和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 , 也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的发源地 。 历史上 , 建机院的研发成果培育了中国上百家企业 , 但进入90年代后 , 处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夹缝中的建机院 , 却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 靠卖图纸过活 。
建机院也曾试图以研究所、研究室为承包单位对科研成果进行有偿转让 。 但这种浅层次的转让模式弊端明显:各自为政、资源分散 , 研究院整体研究实力和集成攻关协作下降 。
为了摆脱研究院单纯依靠国家计划、却又“吃不饱”的状况 , 1992年 , 建机院决定创办公司 , 以便实现以产业养科技、以科技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 而提出这个想法和领衔这个任务的人就是刚刚上任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 。
砺石商业评论|“硬核”的中联重科与低调的掌门人詹纯新
文章图片
詹纯新 , 湖南汉寿人 , 高干家庭子弟 , 不过在70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中 , 高干子弟也必须得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艰苦的知青岁月 , 让詹纯新吃了不少苦 , 但也得到不小锻炼 。 1975年 , 詹纯新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工科名校西北工业大学学习 。 毕业后留校当了两年工程数学的辅导老师后 , 詹纯新调回到家乡的湖南建机院 。 此后12年时间里 , 詹纯新从助理工程师一路做到副院长 , 期间荣获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 填补过专业技术空白 , 还参与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 , 拥有自己的专利 。 38岁时 , 詹纯新已经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了 。
建机院决定办公司后 , 詹纯新迅速拉起一支8个人的队伍 , 借了50万元 , 在一间200平方米的“小作坊”里 , 靠着扳手、螺丝刀、锉床等简单的工具 , 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 这个作坊就是如今中联重科的前身 。
中联重科创业之初 , 因为羽翼未丰 , 并没有直接进入工程机械的制造领域 , 而是做一些小买卖来维持公司的运转 , 甚至几百块的小产品也在做 。 詹纯新把赚回来的钱 , 全部用来研发、设计新产品 。
中联重科的第一台完整的产品是混凝土输送泵 。 1993年 , 国内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输送泵 , 詹纯新带领十几个员工不分昼夜地进行生产研发 。 有的人连续三个月每天都只休息四五个小时 , 车间里也没有什么管理层与员工之分 , 从詹纯新到技术主管到员工 , 需要什么干什么 。 靠着一张图纸 , 两台电焊机以及扳手、榔头 , 詹纯新和同事们敲敲打打 , 竟然干出了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 。
砺石商业评论|“硬核”的中联重科与低调的掌门人詹纯新
文章图片
国产混凝土泵在当时还是个新事物 , 客户对此并不了解 。 中联重科的销售人员就详尽地告诉客户如何使用 , 如何安装调试 , 尽可能地为客户排忧解难 。 这些努力 , 让中联产品很快打开市场局面 , 当年就完成了500万元的销售额 , 实现利税230万元 。
上世纪90年代初期 , 经济蓬勃发展的华夏大地 , 到处是工地 , 建筑机械产品供不应求 , 中联的混凝土输送泵 , 即使每台10万的预付金 , 还需要排队 。 但1994年初 , 面对红火的市场 , 詹纯新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停止生产 , 召回已经售出的混凝土输送泵、重新设计、升级产品工艺 。
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 , 是因为当时中联的第一代混凝土输送泵技术不尽完善 , 虽然可以使用 , 但故障不少 。 詹纯新清楚这样的产品卖得越多 , 对企业反而是伤害越大 , 所以决定暂停生产 , 并且召回已经售出的产品 。
当时 , 国内尚没有召回产品的先例 , 中联也完全可以边生产边改进 , 但奉行完美主义的詹纯新 , 不允许自己的产品出现质量上的差错 。 冒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 在詹纯新的带领下 , 1994年7月 , 中联成功研制出第二代混凝土输送泵 , 并免费给前期客户进行产品更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