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的烟火气回来了,探访青岛街头巷尾( 二 )


夜班的出租车司机最早来了 , 打车人少的时间段 , 吃上顿热乎的早餐 , 减缓些一夜的疲劳 。 “这种方便亲民的早餐店很适合我们 , 每天交班前的这顿早餐最舒服 。 ”出租车司机熊师傅说 , 他早晨要在晓港名城交班 , 每天来这里花几元钱吃顿早餐很舒服 , 回家能美美睡一觉 。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的烟火气回来了,探访青岛街头巷尾
文章图片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的烟火气回来了,探访青岛街头巷尾】刘光翠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老家是安徽的 , 她和丈夫来青岛20多年了 , 两个孩子也是在青岛出生的 , 两口子一直从事早餐 , 孩子长大后也能干活了 , 4年前盘下这个快餐店 , 一家人经营着这家店 , 早餐依然是全家主营项目 。 “我们很多老乡都在青岛做早餐 , 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角落 。 ”刘光翠说 , 青岛人吃早餐特别喜欢油条和馅饼 , 而他们安徽老家的特色是蒸包 , 青岛人则喜欢午餐或晚餐吃蒸包 , 来青岛后他们也都入乡随俗 , 早餐主要做油条馅饼 , 蒸包属于附带 。
【讲述】亲民早餐不能少了烟火气
“多年的经营让我发现 , 早餐不能少了这种亲民的烟火气息 。 ”刘涛说 , 两年前 , 他也试图转型 , 做一个正儿八经的早餐店面 , 但维持了不长时间就以失败告终 。 “房租贵 , 人力成本也高 , 不亲民 。 ”刘涛告诉采访人员 , 核算一下 , 同样一根油条 , 在店内卖需要加上这些成本就得贵5毛钱 , 对普通市民来说有些难接受 。 不过刘涛认为最重要的是 , 在店内的早餐没有了这种街头烟火气息的氛围 。 “摊在门口摆出来 , 热气腾的景象散发着油香味 , 大家都能清清楚楚看到整个制作过程 , 吃着也安心 。 ”刘涛说 , 这也算是早餐的传统形式 。
刘光翠的早餐摊也是同样的情况 , 她说也曾尝试过将炸油条的锅放在厨房里 , 很多来的客人就会问几天换一次油 , 用怀疑的眼光看待 , 进而一段时间里 , 客人也会减少 。
市井烟火最能抚慰人心
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 在每座城市里 , 除了白天的工作 , 一早一晚的烟火气息是生活的主角 , 在几块几角的琐碎小事中 , 或许才能体会到生活带给我们的满足感 。 早起出门逛一逛早市 , 采购新鲜便宜的食材 , 在早餐摊上拎一袋油条、馅饼 , 还有热气腾腾的豆浆、甜沫回家 , 全家就有了一天幸福满足的开始 , 为这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注入活力 。
城市由人组成 , 烟火气是城市应有的温暖底色 。 摊位、小店、铺面 , 一点点细碎的爝火微光 , 既是一家老小的生计 , 也象征着城市活力的回归 。 城市中的这群人 , 披星戴月出发 , 为了我们更幸福的生活 , 在薄雾中的清晨坚守在早市上 , 在城市角落里围着油烟忙碌 , 用辛勤的劳动换来幸福生活 , 也帮我们送来生活原本的味道 。 抗击新冠疫情几个月后 , 城市开始逐渐恢复原有的热闹 , 人流渐增 , 烟火重燃 。 当前 , 疫情后期 , 大部分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 但社会生活完全复苏尚需时日 , 在这种情况下 , 市井烟火最能抚慰人心 。
来源:青岛早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