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欧|陈欧多面观( 二 )


他回到四川老家演讲 , 礼堂被粉丝堵死 , 人群高喊“陈欧” 。 学校找来几个保镖 , 连拉带拽把陈欧护送到舞台 。
2018年 , 澳门赌王之子何猷君在采访中说 , 在个人IP上 , 陈欧做了一个很聪明的决定 , 给公司带来很大价值 , “会花点时间学习一下” 。
另一方面 , 他被视作不务正业、不讲规则的明星企业家 , 战略意图让人心生疑惑 。
投资宝宝树 , 成立聚美影视 , 投资街电……陈欧脱离电商业务之外的动作 , 引来的质疑声接踵而至 。 品玩采访人员王飞曾表示 , 聚美更像是一家私人公司 , 而非公开上市公司 , “陈欧连财报都用微博发 , 我觉得不行” 。
在福布斯《云集》演讲中 , 陈欧承认了来自舆论的压力:“谁都觉得我特别顺 , 可谁都不知道 , 我是怎么从一个个坑里爬出来的 。 ”外界评论的割裂 , 促使陈欧开始转变 。
首先转变的是言行 , 从张扬转为低调 。
他开始广泛阅读 , 包括企业认知管理 , 大众心理学 , 甚至法国革命历史 。 他明白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宿命 , “一旦个体名望下跌 , 之前积蓄的舆论势能 , 将会反噬个体 。 ”
陈欧开始谨言慎行 , 放低姿态 , 不再高举代言年轻人的旗帜 。
在接受《财约你》采访前 , 陈欧还在问同事 , 这个时间节点是否合适发声 , 因为王思聪刚刚质疑了共享充电宝 。 那次隔空对话中 , 陈欧谦和回应道 , “谢谢思聪监督” 。
其次转变的是战略 , 从电商到多元业务 。
2017年初 , 共享充电宝被媒体形容为旋风 , 深圳数家充电宝工厂寄到大额订单 。
在此之前 , 陈欧频频飞往深圳 , 考察共享充电宝的企业和厂家 。 在和朋友吃饭时 , 街电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
5月5日 , 他在微博宣布“刚投了几个亿” , 配图是“街电获聚美优品注资3亿元”的新闻截屏 。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 他发了8条与街电相关的微博 。
他在办公室摆了一台街电柜机 , 想让同事提提意见 。 但共享充电宝很快在聚美办公室流行起来 , 匆忙开会的员工 , 往往会带一个充电宝 。
外界都认为共享充电宝只是共享大潮中的浪花之一 , 只有陈欧相信 , 这是合乎商业规则的机会 , 也是聚美在电商之外的机会 。 因此 , 他也背上了更重的舆论负担 。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道路 , 就应该去享受这种人生 。 既然是这个状态 , 就去燃烧了拥抱它吧 。 ”
在《财约你》节目中 , 陈欧一字一句地说道 。
3
“集团化”的泥潭和坦途
回顾2016年年会 , 可以看到陈欧投资街电的伏笔 。 他在年会上发问:
“曾经聚美是一家很性格、很棒、很酷的公司 , 但突然间变成一家完全以财报为导向 , 以促销为导向的公司 , 这公司的未来会怎样?除了电商板块 , 我们梦想还有多少?”
“那一刻我似乎看到2012年的陈欧 , 那时员工不多 , 但大家相信他才来到这家公司 , 他的身上充满了未知可能 。 ”一名参加过年会的聚美员工说道 。
【陈欧|陈欧多面观】从初创到上市 , 聚美始终是一家电商公司 。 而行业缩窄、舆论质疑、新风口盛行 , 让陈欧选择告别电商化的聚美 , 寻找新的业务板块 。
2018年 , 街电领跑行业 , 并实现年度规模化盈利 , 成为聚美集团新的造血引擎 。 同年 , 聚美集团投资电视剧《温暖的弦》上映 , 收视率双网破一 , 版权收益带来充足回报 。 这一年财报显示 , 聚美新业务营收9.3亿 , 在总营收中占比22% 。
陈欧在接受采访时称 , 聚美不止是一家电商公司 , 成为一家时尚科技集团 。
而这一次转变 , 为陈欧带来新的质疑 。 媒体呛声道 , 电商主业放任自流 , 多元跨界幅度过大 , 聚美股东频繁责难 , 陈欧一步步走下神坛 。
这些评论 , 陈欧看在眼里 , “好像媒体认知是一旦陈欧不做美妆电商 , 你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 。 ”他甚至会想应该去卖可乐 , 哪怕赔钱都行 , 那样就没人质疑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