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家汇|造成晚唐“牛李党争”之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创
_本文原题为:造成晚唐“牛李党争”之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晚唐时代的朋党之争 , 又名“牛李党争” , 是指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从朝廷内部到地方政府、藩镇内部展开的广泛权力斗争 。
文章图片
“党争”从宪宗朝开始 , 到宣宗时期才结束 , 持续时间将近40年 , 武宗一朝 , 李党势力达到鼎盛 , 牛党成员纷纷被罢免;宣宗统治的前期 , 李党失势 , 其成员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 。
“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是牛党苟延残喘、李党成员离开中央而结束 , 有感于党争之祸 , 文宗皇帝发出“去河北贼易 , 去朝中朋党难”的悲叹 , 其牵连之广、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
【历史百家汇|造成晚唐“牛李党争”之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创】在开始正式的分析之前 , 先简单的科普一下:包括大唐王朝在内的中国古代朝廷内部的朋党之争所说的“党” , 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政党 , 即不是基于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共同利害关系而组建起来的 , 有严密组织、明确纲领和严格纪律的政治集团 。 古代的“党”仅仅是通过各种各样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 , 诸如家族、出身、地域、同僚、同年、师生等等 , 联结起来的松散的利益团体 , 采取抱团的方式来追求权势和地位 , 仅此而已 。
按照接受度较高的说法 , 党争主因有两个:1 , 出身不同 。 牛党的主要成员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晋身官僚集团的士子 , 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 李党的主要成员则主要出身于世家大族 , 依靠荫庇为官 , 代表的是旧贵族的利益;2 , 观点不同 。 集中体现在如何选拔、任用官吏和怎样对待割据的藩镇 。
笔者认为 , 上述两个原因虽然都是客观成立的 , 但仅仅是党争愈演愈烈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 , 历史学家们将其归纳整理 , 称为原因 , 可实际上只能算是结果 , 而非原因 。
文章图片
要知道 , 古代的朋党结构松散 , 又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 , 因而绝大多数成员都是骑墙派、墙头草 , 完全利益优先 , 随时可以改换门庭的 , 并没有出身方面的顾忌 。 例如 , 按照日本历史学家砺波护的统计 , 牛李二党的主要成员当中 , 科举和荫庇为官的比例大致相当 , 并无太大的、明显的差异 。
同样的 , 选拔官员是与所有王朝共生的问题 , 藩镇政策则在大唐延续了百多年 , 原本就是朝廷内部恒久不变的议题 , 观点不同或者相互转化很正常 。
实际上 , 党争为祸的根本原因从其开始的时代便能发现端倪-始于唐穆宗朝!
穆宗的前面是宪宗皇帝 , 在位15年 , 意志坚强、雄才大略 , 既有抱负又具备相应的胆略和手段 , 是整个晚唐能力最强 , 成就最大的皇帝 , 在他面前 , 朝臣根本没有胆量去结党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一旦在位的皇帝软弱无能 , 则根本没有办法压服朝臣!
文章图片
此外 , 宪宗在位期间 , 开始大规模的任用宦官 , 同样的原因 , 他能够把宦官完全彻底的震慑住 , 但是后面的皇帝几任皇帝 , 穆宗、敬宗和文宗 , 都反过来受制于宦官 , 而宦官集团的规模和权力都在急剧的扩大 , 内部自然而然的分裂成不同的利益集团 , 这些集团为了确保优势地位 , 争先恐后的跟朝廷官员结盟 , 加重了党争之祸 。
综上所述 , 晚唐党争之所以愈演愈烈 , 根本原因是遇上了几个软弱无能的皇帝 , 既受制于宦官 , 又不能驾驭朝臣 , 大权旁落 , 各路牛鬼蛇神当然要蜂拥而出 , 争权夺利 。
推荐阅读
- 融睿历史|竟不如一位口吃的大臣,汉朝那些事18:在刘邦眼里戚夫人夜夜哭泣
- 星稀月暗|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 历史将军令|而是将人性看透了,为何郭嘉会算得那么准?他不是神
- 生活中的风尘|历史上的兰陵王与民间流传有何不同?其母何人?引来种种猜测
- 千谈历史|此人大喊: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他是谁?,听闻诸葛亮去世
- 夜光拖鞋1号|历史上的周瑜是雅量君子还是鸡肠小人?,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
- 哒哒萌|反被观音所阴,太上老君在平顶山阴猴子
- 送历史个救生圈|赵武灵王在此地饿死,后世皇帝对此地讳莫如深,秦始皇在此地驾崩
- 『历史揭秘』罗马奴隶主买来女奴隶后,如何对待她们,真实情况无法想象
- 谈古论今说历史|不是士兵问题,而是另有原因,宋朝打不过蒙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