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咏史

咏史每哂当年淆暖寒 , 假真不辨乱弹冠 。曾将冗笔谀三蠹 , 竟以虚声颂九难 。省后方知介推史 , 思前始悟子陵滩 。应嗟鲁难长非已 , 庆父焉能使国安?【注释】读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 , 步韵而咏别事 。 原诗云:“佳辰强饭食犹寒 , 隐几萧条带鹖冠 。 春水船如天上坐 , 老年花似雾中看 。 娟娟戏蝶过闲幔 , 片片轻鸥下急湍 。 云白山青万馀里 , 愁看直北是长安 。 ”记于2020年5月14日 。“弹冠” , 弹去冠上的灰尘 , 整冠 , 间《楚辞·渔父》:“吾闻之 , 新沐者必弹冠 , 新浴者必振衣 。 ”王逸注:“拂土芥也 。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 如宋苏轼《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 , 弹冠及新沐 。 ”宋王禹偁《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 , 拜而窥之 , 宿素志心 , 於是并遂 。 ”“冗笔” , 即“冗笔赘句” , 谓诗文书画中多余的没有用的笔墨 。 据传 , 明洪武九年一天 , 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呈上一份厚厚的奏章 , 足足写了17000字 。 朱嫌长 , 便让人读给他听 。 当读到6370字 , 朱还没有有听到具体意见 , 不禁又烦又气 , 随即命人将茹打了40大板 。 再读后 , 直到16500字 , 奏章才切入正题 。 所幸的是 , 在余下的500字里 , 茹提出的5项朝议之问事 , 皆还颇有见地 。 对此 , 朱不无感慨地说 , 茹太素呀茹太素 , 你若只写这500字 , 自己不但省了力 , 别人不也省了打板之力么?说毕 , 朱提笔在茹的奏章上批了两句话:“冗文赘句实乏味 , 直言快语斯有为” 。“三蠹” , 音读“sān dù” , 指南朝梁陆验、徐驎、朱异三人 , 见《南史·恩倖传·陆验》:“验、驎并以苛刻为务 , 百贾畏之 , 异尤与之昵 , 世人谓之三蠹 。 ”亦指三种弊端 , 见《明史·王德完传》:“戒备日废者 , 以三蠹未除……何谓三蠹?一曰欺 , 边吏罔上也 。 二曰徇 , 市赏增额也 。 三曰虚 , 边防鲜实也 。 ”“虚声” , 虚名 , 虚誉 , 见宋陈师道《别黄徐州》诗:“一日虚声满天下 , 十年从事得途穷 。 ”亦指假话 , 空话 , 见唐皇甫湜《制策一道》:“臣伏见赦令节文 , 周备纤悉 , 空文虚声 , 溢於视听 , 而实功惠未有分寸及於苍生 。 ”唐罗隐《塞外》诗:“可使御戎无上策 , 只应忧国是虚声 。 ”《金史·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传论》:“异时伐宋 , 唐州之役丧师七百 , 主将讹论匿之 , 而以捷闻 。 御史纳兰纠之 , 宣宗奬御史 , 而不罪讹论 , 是君臣相率而为虚声也 。 ”“九难” , 犹言异常艰难 , 重重困难 , 见清龚自珍《行路易》诗:“冤屈復冤屈 , 果然龙蛇蟠我喉舌间 , 使我説天九难 , 説地九难 , 踉蹌入中门 。 ”“介推” , 即介子推 , 介之推,又称介推 , 春秋时从晋文公流亡 , 有功不愿受禄 , 隐入绵上山 , 不顾晋文公焚山逼迫 , 抱树烧死 。 传说寒食节即为纪念他 。 后世用作隐居避禄的典故 , 也常用于咏寒食 , 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 , 介之推不言禄 , 禄亦弗及 。 ……遂隐而死 。 ”《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 。 ”唐李贤注引《新序》曰:“晋文公返国 , 介子推无爵 , 遂去而之介山之上 。 文公求之不得 , 乃焚其山 , 推遂不出而焚死 。 ”用典见唐顾况《拟古三首》其三:“浮生果何慕 , 老去羡介推 。 ”唐郭郧《寒食寄李补阙》:“介子终知禄不及 , 王孙谁肯一相怜 。 ”唐李涉《长安闷作》诗:“每日除书空满纸 , 不曾闻有介推名 。 ”“庆父不死 , 鲁难未已” , 成语出自《左传·闵公元年》 。 庆父是鲁国公子 , 先后杀死两位国君 , 齐国大夫仲孙湫说如果不除去庆父 , 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 后用来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 , 国家就不得安宁 , 用典见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庆父不死 , 鲁难未已 。 战犯不除 , 国无宁日 。 这个道理 , 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这首诗的意思是:每每哂笑当年混淆了温暖和凛寒 , 不辨真假稀里糊涂地相庆而弹冠 。 曾经将多余的没有用的笔墨去阿谀三蠹 , 竟然用虚假的声音去遮掩九难 。 反省过去才会真的知道介子推的那一段历史 , 想一想前面才能领悟出为什么会有子陵滩 。 应当感叹鲁难长久地就没有了结过 , 有庆父存在 , 怎么可能使国邦平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