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流放”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三 )


文章图片
各县方志中记载的“瘴气”分布
武则天时期因罪被流放岭南的沈佺期
在《入鬼门关》一诗中
道尽了岭南流人的辛酸
“昔传瘴江路 , 今到鬼门关”
“土地无人老 , 流移几客还”
但另一方面 , 岭南流人对岭南的开发
带动了南国的革变
他们是中原先进文明的传播者
对维护边地安定起着重要作用
那些被“流放”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文章图片
需要指出 , 唐代的左降官制度 , 虽然也具有把官员降职到边远地区的流放色彩 , 但贬官并不属于流人之列 , “流为摈死之刑 , 贬则降资而己” 。
东北
东北地区
是清前期流放制度下的主要戍所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八旗官兵和旗人相继“从龙入关”
本就地广人稀的东北愈加空旷
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还不及两人
曾经清王朝为了保护这片“龙兴之地”
设置的禁关令、修筑的柳条边
反而使东北的人口形势更加严峻
将罪犯放逐到东北
成为充实人口、巩固边疆的一种手段
那些被“流放”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文章图片
山海关
被判流放的有罪之人经长途跋涉
在抵达戍所后 , 被安插到各旗
或到官庄去种地烧炭
或到水师营去摇橹运桨
或成为披甲人的家奴
“既被冰雪侵 , 况复遭群侮”
生存处境相当艰难
而流人的出路无非两条
一者编户齐民 , 终老东北
二者幸得赦免或捐赎 , 得以回籍返乡
那些被“流放”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文章图片
冬季结冰的松花江
在清代东北诸多流放地中
位于东北北部的宁古塔
(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宁安市)
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
在风行荧屏的清宫剧中也能频频听闻
宁古塔在满语中是“六个”的意思
相传 , 清皇族远祖六兄弟曾居住于此
由是得名
那些被“流放”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文章图片
图自网络
宁古塔地处北境
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
也是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重镇
“其地重冰积雪 , 非复世界”
“弥望无庐舍 , 常行数日 , 不见一人”
战略地位的重要 , 自然条件的困厄
让宁古塔成为了放逐之地
那些被“流放”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文章图片
位于宁安市的镜泊湖
清康熙帝东巡时 , 曾感慨: “流徙宁古塔、乌拉人犯 , 朕向者未悉其苦 , 今谒陵至彼 , 目击即知 。 此辈既无房屋栖身 , 又无资力耕种 , 复重困于差徭 。 况南人脆弱 , 来此寒苦之地 , 风气凛冽 , 必至颠踣沟壑 , 远离乡土 , 音信不通 , 殊为可悯 。 ”
在数十万的东北流人中
文化流人占有很大比例
这其中不乏名卿硕彦、饱学之士
“南国佳人多塞北 , 中原名士半辽阳”
顺治年间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