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都在说“普通人”,但谁是普通人?( 三 )


然而 , 与精英主义对“普通人”话语使用所造成的困惑类似 , 我们似乎也不能从《自己的英雄》中看到它希望代言的“普通人”的面貌 。 “潜入最深的海底 , 登上最高的山峰”的人是“普通人”吗?对于城市中产阶级来说 , “漠河冬天开水泼出能成雾霜”真的是一种“普通人”的体验吗?
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曾用一段精辟的表述道出了我们在此遭遇的这种困惑:“整个‘群众’观念出现了一个难题……我们通常所持的个人观念中的个人 , 是指‘普通人街道居民’而言 , 但是没有谁感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普通人是个集体意象 , 但是我们历来都知道自己与他有所区别” 。
或许 , 在我们使用“普通人”及其相近概念的大多数场合 , 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指向的是哪群人 , 其中又是否包含自己 , 但唯一明确的 , 是我们使用这些概念的“目的” 。
当我们需要像“精英”们一样标榜自我与他人的不同 , 凸显自己立场的卓越时 , 我们将“普通人”建构为非理性的“群体” , 并将我们自己与其区隔;当我们需要通过证明我们才代表了“多数人”的声音时 , 我们又将“普通人”建构为“真实”“接地气”“包容多样”的“老铁” , 并欣然加入这支队伍 。 实际所指模糊的“普通人” , 就这样成为一个被争夺的“合法性证明” , 随时在特定的目的的烛照下 , 变化它的面孔 。
新京报|都在说“普通人”,但谁是普通人?
本文插图

《文化与社会》 , [英]雷蒙·威廉斯著 , 高晓玲译 ,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 2018年9月 。
3
“向正常人靠拢”:
自我与社会的规训
除了用于指认“平庸的群体”和“真实的大多数” ,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用到“普通人”一词的场合也与“正常人”和“非正常人”这对范畴的划分相关 。 在英文中 , “Normal”一词同时对应着“普通”和“正常”两个意思 , 本文引语中提及的英剧《Normal People》的原著同名小说在翻译为中文时就定名为《正常人》而非《普通人》 。
《Normal People》中的感情或许纠结到许多人感觉不真实 , 但玛丽安和康奈尔在陪伴彼此的过程中 , 反复穿梭于“正常”与“非正常”这对评价范畴界限的种种经历 , 一定能和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经验产生共振 。
剧中 , 高中时期的康奈尔是全校最受欢迎的明星 , 而玛丽安则显得孤僻怪异 , 与所有人都合不来 。 到了大学 , 情形似乎突然反转 , 康奈尔选择远离人群 , 玛丽安则成为社交圈子中的明星 。 然而 , 如果考量到两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 就会发现这种反转仅仅是表面的 。 高中时期的康奈尔表面迎合大家 , 内心对于歧视女性等自己不认同的行为依然有着独立判断 , 也正因此他会感受到玛丽安身上的吸引力 。 而大学时期的玛丽安虽然看起来是一枝交际花 , 实际也经常感到心灵的空虚 , 时刻希望回到康奈尔身边 。 他们都渴望能够做自己 , 但被评价为“异类”而受到冷落的恐慌时刻如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 , 迫使两人不得不在离群索居和随波逐流间徘徊 , 走一趟平衡“人设”的独木桥 。
新京报|都在说“普通人”,但谁是普通人?
本文插图

《普通人》(Normal People 2020)剧照 。
如果说玛丽安和康奈尔的经历还是局限在虚拟的故事、小范围的校园中 , 那么在真实、广阔的社会的各个角落 , “正常/非正常”这套评价体系堪称无处不在 , 每一个人都曾经感受到它的力量的存在 。
被评价为“不正常” , 意味着遭遇冷落、谴责 , 甚至是各种隐形的“改造”和“惩罚” 。 然而 , 被评价为“不正常”人真的就是不正常的人吗?他们理应被如此对待?1975年 , 福柯在法兰西研究院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不正常的人》 , 探讨了三种“不正常的人”的历史 。 福柯认为 , “不正常”并非一种客观属性 , 而是一种出于特定需要被社会建构出的类别 。 例如 , 在古代 , 许多身有残疾的人并不被界定为畸形 , 是因为法律可以对此进行协调和规范 。 比如在处理“连体兄弟犯法”的问题时 , 如果要判处其中一人死刑 , 是否也要处死另一个 , 这是福柯看来现代社会的畸形对法律提出的难题 。 于是 , 包括精神病学在内的一系列知识被发展出来 , 将“畸形”界定为对社会存在威胁、需要予以矫正的“异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