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杂志|58同城往哪里去?,87亿美元私有化达成后( 三 )


2020年6月12日 , 证监会正式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 , 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揭开序幕 。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中芯国际 。 今年5月 , 中芯国际宣布回科创板上市 。 6月1日 , 上交所披露 , 已经正式受理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上市申请 。 6月4日 , 中芯国际科创板IPO已经进入问询环节 , 刷新了科创板审核纪录 。
“国家愿意开绿灯 , 须是战略性的 , 涉及在中美关系中被制裁或生死攸关的企业 。 (中芯国际的案例)绝非主流 。 ”有机构人士对58同城转红筹上市的猜测抱有怀疑态度 , “我相信国家会出台政策 , 可能不叫红筹股 , 可以将这些境外公司变成在中国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 。 ”
黄立冲解释称 , 对于规模较大的京东、阿里、百度等企业 , 其私有化成本过高 , 无法私有化 , 因此采取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方法 。 “58既然能找到私有化资金 , 确实是明智之举 , 因为他们即将面对的未来将十分明确 。 ”
千亿市值可期?
58同城于2005年12月创立于北京 , 2013年10月31日 , 公司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 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信息分类网站 。
上市后 , 58同城业绩在经历2015~2016两年亏损后扭亏为盈 , 2017年至2019年3个财年 , 净利润分别为128.5亿元、212.9亿元和84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7%、53.8%和297% 。
彼时上市 , 58同城市值约为21亿美元 , 而在公布私有化消息前夕 , 其市值约为75亿美元 。 按照58同城的官方定义 , 其不仅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 , 更是一站式的生活服务平台 , 同时也逐步为商家建立全方位的市场营销解决方案 。
有行业观点称 , 消耗过度的行业整合与竞争 , 让58同城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窗口期 , 亦有行业人士将生活服务平台美团与之对比 。 2015年 , 重组后的58与美团的营收规模不相上下 , 如今相差6倍 , 服务介入不够被视为主因 。
在B端和C端的业务抓手中 , 58深陷流量围城 。 如今 , 58同城旗下产品矩阵覆盖房地产、招聘、汽车、二手交易和本地生活、五八同镇等多个板块 , 但收入仍主要依赖房产和招聘 。 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数据 , 二者合计占据58同城的收入比超7成 。
当中国互联网流量时代逐步触顶 , 姚劲波也在思考平台转型之策 。
年初而来的疫情正在加速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进程 。 对58同城及相关互联网平台来说 ,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 姚劲波表示 , 除了线上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 在当前环境下 , 公司还会更加关注行业整合的机会 。
今年5月 , 在回应《中国企业家》关于“58同城是否有服务边界”的问题时 , 姚劲波明确表态 , 将继续深耕已有的四个业务(房、车、招聘、个体服务) , “下一个15年 , 我们还是会将非常多的精力聚焦在这四个领域 , 同时坚守开放平台角色 , 绝不自营 。 ”
一个期许是 , 58同城是否会像当初的奇虎360一样 , 回A后市值超过千亿元?
上述中概股公司高管算了一笔账:“千亿人民币的市值 , 等于在目前58同城的市值基础上溢价67% , 现在它的PE大概是9.6倍 , 回来变成16倍 , 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 , 但还要看市场心态 , 以及龙王降水(市场资金量)多不多 。 ”
身为大股东的腾讯 , 在此次私有化事项中态度如何?《中国企业家》就58私有化问题联系腾讯 , 截至发稿 , 腾讯方面未予回应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58私有化事项公布同日 , 58同城还向美国SEC递交Form20-F年报 。
年报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31日 , 姚劲波持有10.2%的股份 , 为第二大股东 , 拥有42%的投票权;腾讯持股为22.4% , 拥有28.3%的投票权 。 相比去年 , 姚劲波和腾讯所持股权均有增加 。 在最新年报中 , 姚劲波的投票权高于腾讯 。
“姚劲波只要再争取8%以上的(投票权)支持 , 无论腾讯是否反对 , 都可进行私有化 。 ”有分析人士如此推测 。 不过 , 亦有投资人士表示 , 投票如何生效 , 涉及资本市场规则 。 “像这种重大决策或者调整 , 不一定是51%原则 , 也可能是2/3原则 。 一切以公司章程及SEC规定为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