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学至气质变 , 方是有功
气质|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
本文插图

如何泯化小我 , 还复大我?宋儒有一句扼要的话 , 叫做“变化气质” 。 横渠的《正蒙》说过: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 , 善反之 , 则天地之性存焉 。 故气质之性 , 君子有弗性者焉 。
程明道说:
学至气质变 , 方是有功 。
朱子说:
气质之说 , 起于张、程 , 极有功于圣门 , 有补于后学 , 前此未曾说到 。 故张、程之说立 , 则诸子之说泯矣 。
现在且问 , 如何才叫气质变化呢?明道的语录上曾经举着一个具体的例说:
人语言紧急 , 莫是气不定否?曰:“此亦当习 , 习到自然缓时 , 便是气质变也 。 ”
然则气质变化 , 照明道的说法 , 是无异于革除一个旧习惯而养成一个新习惯 。 在他的《识仁篇》上也说:
存得便合有得 。 盖良知良能 , 元不丧失 。 以昔日习心未除 , 却须存习此心 , 久则可夺旧习 。 此理至约 , 惟患不能守 。 既能体之而乐 , 亦不患不能守也 。
本来小我之私 , 只是心理上相沿的一种习惯 , 一种思想上的积习 。
宋儒意见 , 人生一切习惯 , 皆从躯体起 。 他们所谓“气质” , 即指躯体而言 。 他们理想的人生 , 一切应服从纯理性的指导 , 不该为躯体所左右或主宰 , 故须变化气质 。
即如婴孩生命开始 , 那时他尚不知有所谓小我之私 。 小我之私 , 只是人心以后逐渐染得的新习 。 要泯化小我 , 还归大我 , 则须把天地万物与我一体的理想长存在心 , 令他成为心理上思想的又一新习惯 。 待那新习惯既成 , 以前旧习惯自除 , 小我之私 , 便自泯化 。 那时则是变化气质后的理想境界了 。
而且按照宋儒意见 , 万物一体的思想 , 也比较小我之私 , 更合于人的良知良能 。 人心的思路 , 实在与那种方式更为切近而自然 。 横渠、明道变化气质论的大意 , 大致是如此 。 论及工夫 , 也并不甚难 。 明道的《定性书》上说过:
夫人之情 , 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 。 第能于怒时 , 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 , 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 , 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
【气质|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伊川也说:
治怒为难 , 治惧亦难 。 克己可以治怒 , 明理可以治惧 。
治怒、治惧 , 都是变化气质的实际工夫 。 克己是泯其小我 。 明理是复归大我 。 “遽忘其怒”便是克己 , “观理之是非”便是明理 。 宋明儒又提出一句口号 , 叫做“存天理 , 去人欲”也便是这个意思 。 其实那些全只是变化气质的方法 , 变化气质只是要泯化小我 , 复归大我 。
如欲饱餐南师法乳 , 不妨焚香跏趺 , 随文入观 , 坚凝正心 , 所得必然大大不同 。
气质|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
本文插图

气质|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
本文插图

点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