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谁在知乎更小说?( 三 )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 前者量化式的策略无可苛责 , 但同样毫无疑问地是 , 后者所呈现的创作过程更符合创作规律——即创作本身是一个感性行为 , 受到创作者智力、情绪、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 , 很难通过量化来进行加速——再考虑到社交网络时代的崛起 , 让流量开始更简单、更平民化地兑现价值 , 垂类平台的“专业性优势”正在被快速抹平 , 开放平台的“自由性优势”正在被快速凸显 。
当然也有“双轨制”解释不了的地方 , 比如价值判断问题 。
在55断更节中 , 舆论曾经热捧过“千字10元”的概念 , 用来证明网文作者劳动力的廉价 , 以及这种廉价体系下必然导致的烂文泛滥——但知乎、天涯、贴吧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显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新命题 。
尤其是在新环境的推动下 , 网文的价值判断已经不单单局限为“稿费” , 开始成为涉及IP开发的庞大命题时 , 创作者们似乎更需要一个拥有完整生态的大平台、专业平台来好好“运营”自己的内容 。
或许我们只能从争议来反推:围绕着“霸王条款”、“行业霸凌”为主线展开的55断更节 , 似乎在告诉我们对于经不起折腾的小个体创作者来说 , “不解决”、“没解决”总比“乱解决”要好——于是坚持“站着把钱挣了”而脚步异常缓慢的知乎 , 刚好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
知乎承受得住吗?
知乎肯定有消化这波热潮的办法 , 但问题也很直观:“问答”的产品形态适合开题 , 但终究不是网文创作、网文阅读的理想产品形态——要真正激活这波热潮的潜力 , 知乎必须从产品到运营进行系统性的开发——这显然会对知乎原有的产品氛围带来冲击 。
而对“知乎原有的产品氛围带来冲击” , 也几乎贯穿了知乎商业化的整个过程 。
2016年4月 , 在“这里是广告”栏目基础上 , 知乎进一步在用户的问答信息流中插入广告 , 但这一尝试 , 却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反感 , 大家纷纷涌入应用商店 , 给知乎打上一星 , 并首次大量运用“日经式名言”:
知乎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知乎了 。
本文插图
据传那个时候周源曾在内部放话回应“如果广告都做不了的话 , 就不用了想其他的了” , 但知乎似乎也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 在此之后知乎的每次商业化尝试几乎都选择了“尽量不对原有的产品氛围带来冲击” , 硬核地垂直“知识”、“问答” 。
2016年4月1日凌晨 , 值乎正式上线 , 知乎在知识付费上发起的第一次尝试 。 在最早期 , 值乎必须绕道公众号才能使用 , 用户通过知乎公众号工具将自己的思考打码分享到朋友圈 , 让感兴趣的朋友付费查看 。 此后在6月值乎经历付费改版 , 上线知乎APP , 产品模式也从内容输出者主动分享转变成付费问答的方式 。
2016年5月 , 知乎又在知识付费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元素 , 推出了知乎LIVE ,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完成直播 , 并以“入场券”、“打赏”等形式获得收入 。
上线之初 , 值乎与知乎LIVE火爆一时 。 但现在看来知乎“起了个大早 , 赶了个晚集” 。 现在来看“付费问答”的闪光点似乎并不是问答 , 而是“谁来答”、“付了多少费”这样的娱乐需求 , 因此无论是值乎 , 还是后来者分答、微博问答都没有成为高频的业务板块 。
知乎也曾通过“问答”来改造过信息流广告 , 同年7月 , 知乎推出机构号 , 为品牌方在平台的PR铺平道路 。
以华为在知乎的机构号为例 , 入驻知乎以来共计回答了100个问题 , 其中获赞过万的仅有在2019年6月和9月的关于华为Mate 30和5G商用牌照的两个回答 。 但其他的回答中 , 获赞超过千数的回答寥寥可数 , 这也从侧面表现 , 对于机构号 , 知乎用户并不买账 。
推荐阅读
- 新氧美容APP|江疏影成电商太子妃?适婚富二代绯闻对象还有奶茶和百亿千金!
- 新氧美容APP|51岁的许晴偷吃防腐剂了?细白长直腿,前凸后翘蚂蚁腰,太绝了!
- 三毛|到底谁在撒谎?马中欣暗访三毛之路,戳穿三毛跟荷西的虚假爱情
- 用车|行驶时按一键启动、拉手刹、挂 R 档什么后果?媒体实测给出答案
- 丁香园|年轻小伙全身淋巴结破溃流脓,是谁在“啃食”他的身体?
- 新氧美容微整形APP|娱乐圈到底怎么了??又一位盛世美颜级明星自杀了…
- 新氧美容微整形APP|钟楚曦深V港风造型真滴绝!怕只有20年前惊艳一时的她们敢比一下了…
- 愿情情感|哪把伞最漂亮?测你身边是谁在偷偷喜欢你,我的是同学
- 只买对的app|我只是个平平无奇,世界顶级化妆品集团的“亲儿子”,而已
- 哔哥|这个火爆全球的音乐App,竟然敢做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