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作者陈琦|台积电必须站队?一场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大洗牌开始了


【财经作者陈琦|台积电必须站队?一场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大洗牌开始了】
财经作者陈琦|台积电必须站队?一场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大洗牌开始了
本文插图
作 者 :刘芮 编辑:龚方毅
支持: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去年11月以来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就有一个隐忧——台积电 , 正成为地缘政治的必争之地 。
如今 , 隐忧变成现实:在本周台积电的股东常会上 , 董事长刘德音评论美国要求断供华为的影响时说 , “台积电不希望如此……如果确实发生了 , 我们会迅速完成替代 。 ”
张忠谋和他的台积电开创了半导体代工产业的先河 。 自它 1980 年代站稳市场之后 , 几次夹在太平洋东西两边的竞争中 。 台积电一向处理的四面玲珑 。 这一次市场环境更被动 , 台积电至少现在看起来依旧冷静、克制 。
很多读者问我们 , 台积电真的是“美国盟友”吗?而要回答这个问题 , 可以从台积电成长至今的三个阶段进行复盘:
(1)1987-2002年 , 在美国文化与技术影响下的快速成长期
(2)2003-2008年 , 与美国博弈中广交四海盟友的成熟期
(3)2009年-2020年 , 借移动浪潮奠定地位的王者期 。
Part.1
1987年创立台积电时 , 作为曾经的德州仪器三把手 , 张忠谋不但想成为世界第一家晶圆代工厂 , 更想成就世界最一流的晶圆代工厂 。 因为从技术上来讲 , 台积电背靠的是IBM与英特尔这两棵大树 。
财经作者陈琦|台积电必须站队?一场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大洗牌开始了
本文插图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
半导体产业诞生自美国 , 以 IBM 1958 年成为首个量产晶体管的公司开始 , 美国独家掌握全球最领先的半导体工艺与知识产权长达五十年之久 , 产业链上下游都遵循 IBM 的研发节奏 , 相互厮杀 。
初出茅庐的台积电自然也不例外 。 但是相比杀的头破血流的竞争对手们 , 台积电还有个优势:英特尔帮忙技术挑刺 。
创业次年 , 张忠谋就通过私人交情请来了时任英特尔总裁格鲁夫来台积电考察 。 格鲁夫是真朋友 , 在当年半导体代工工艺还仅有二百多道环节的时候 , 格鲁夫就命令下属要至少挑出台积电二百个问题 , 对每道工序要带着放大镜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去抠 。 以至于工程师们前一个问题刚刚解决 , 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 。
经过了这一波魔鬼考验 , 台积电在成立第二年即技术实力跻身世界一流 , 接着在第七年完成上市 , 该年度(1994年)实现营收7.44亿美元 。
美国公司不仅为台积电技术帮扶 , 还奉上真金白银请台积电代工:成立的头十年里 , 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和后来的英伟达等美国公司几乎垄断了台积电的全部产能 。
为了与世界接轨 , 台积电奉行美式管理 。 张忠谋在全公司99%都是中国人、讲国语的情况下 , 坚持双语办公;台积电的第一任总裁是原通用电气半导体负责人戴克(JamesE. Dykes) , 之后历任高管至少一半的人有美国公司任职的经历 。
财经作者陈琦|台积电必须站队?一场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大洗牌开始了
本文插图
2015年台积电高管背景
美国如此帮助台积电 , 实际是为了驱狼吞虎:牵制日本以及韩国的崛起 , 维持美国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霸权 。
台积电诞生的80年代 ,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逐渐脱离美国人的掌控 , 一度全球过半芯片都有Made in Japan的烙印 。 那时候东芝的存储、尼康的光刻机、日立的材料都是行业第一 。 1988年 , 日本占据全球半导体十强中的六个席位 。 富士通甚至一度野心勃勃的计划收购仙童半导体 。
这是白宫不能接受的 。 旋即美国同时在政治和经济上对日本施压 , 祭出国家安全、钓鱼执法、301调查等手段 , 像极了这几年它对中国的所作所为 。


推荐阅读